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质量守恒定律 >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443 题号:5113880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模拟生产化肥硫酸钾和电石的流程如下:
       
【资料一】氧化钙与焦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碳化钙和一氧化碳。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证明固体M中不含CaCO3的方法是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 + 2KCl ═ K2SO4+ 2NH4Cl,请你推测一下,该反应能得到K2SO4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假设上述流程中制得的碳化钙(化学式为CaCx)固体中只含CaO一种杂质,该小组为测定CaCx中x的值进行了如下实验:
【资料二】①碳化钙在空气中灼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
②碳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气体。
步骤一:称取3.76g样品于下图所示石英管中(测定装置图如下,夹持及加热装置省略),反应前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样品至反应完全后继续缓缓通入空气,测得丙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增重了4.4g(玻璃纤维可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步骤二:将石英管内剩余固体全部转移到水中,加入足量碳酸钠溶液,经搅拌、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得到碳酸钙固体6克。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甲的作用是_____。反应完全后继续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
②根据步骤一、二计算该样品中钙、碳、氧的质量比为_____,计算确定CaCx的化学式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③实验室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如图。经实验发现,电石与水反应非常剧烈,为控制反应的速率,一般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电石与氯化钠不反应)来得到平稳的气流,此外还可以使用______来减缓反应的速率。

A.改长颈漏斗为分液漏斗或注射器       B.将电石研成粉末     C.将锥形瓶置于冰水浴中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困难 (0.15)
【推荐1】钙被称为人体中的“钢筋混凝土”。
【人体中的钙】
(1)钢筋混凝土属于_____
A 金属材料             B 合成材料             C 复合材料
【单质中的钙】
提出问题:钙的化合物很多,为什么我们很少提起单质钙呢?
思考猜想:钙的化学性质活泼。
实验验证一:
   
查阅资料:在一个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就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2)实验结论:①写出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②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干燥剂中的钙】
提出问题:一包生石灰干燥剂,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有哪些固体?
猜想假设:固体中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
(3)固体中除了氧化钙、氢氧化钙外,还可能会含有碳酸钙的依据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二:
(4)取固体样品加入水中,滴加酚酞后液体变红;继续加足量稀盐酸,如观察到_____,则固体含有碳酸钙。
(5)小明认为酚酞变红,则固体中一定还含有氢氧化钙。小红却对此提出质疑,其理由是:_____
(6)为了进一步确定固体样品的成分,实验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Ca(OH)2加热至580℃、CaCO3加热至825℃分别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①实验前首先要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样品。
②在B装置中放入155g固体样品,控温加热使装置B中反应完全,再通一段时间空气,测得反应前后装置C、D分别增重18.0g和22.0g,则固体样品中含有的物质为_____
③装置E的作用_____
【鸡蛋壳中的钙】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工业上可以用鸡蛋壳制备钙的一种氧化物——“过氧化钙”,流程如下(假设各步骤均完全反应):
   
已知:鸡蛋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反应①是分解反应,反应②是化合反应,反应③是失去结晶水的分解反应。
(7)根据流程及相关数据,请求算出过氧化钙的化学式: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020-04-29更新 | 243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困难 (0.15)
【推荐2】废旧铁制品的利用:
硫酸亚铁铵晶体(俗称摩尔盐)化学式为 xFeSO4·y(NH42SO4·z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十分广泛。某同学利用废铁屑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并设计实验测定其组成。

(1)步骤②中一系列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_____、玻璃棒等。
(2)步骤③中使用乙醇汽油洗涤可以快速晾干。这样做的优点是_____
A 避免用水洗涤所造成的晶体损耗            B 酒精易挥发,可低温晾干晶体
测定硫酸亚铁铵晶体的组成及热分解实验,兴趣小组称取此晶体样品78.4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查阅资料】①硫酸亚铁铵晶体在200℃完全失去结晶水,剩余物在500℃完全分解为氧化铁、SO2、SO3、NH3和H2O。碱石灰可吸收SO2、SO3、和H2O,但不吸收NH3.浓H2SO4可吸收NH3和H2O。
②1400℃后氧化铁隔绝空气能续继分解生成铁的某种氧化物。
(3)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_____
(4)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N2,200℃停止加热后继续通N2的目的是防止倒吸和_____
(5)控制温度在不同的范围对A中样品加热,测得装置B和C中的质量变化如下表。并测得装置A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温度/℃室温200500
B装置/g200.00221.6255.60
C装置/g100.00100.00106.80

①根据数据,硫酸亚铁铵晶体中,x:y:z=_____
②写出B点的化学式_____
③写出E到F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021-01-02更新 | 735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困难 (0.15)
【推荐3】图1为某小组同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用硫酸铜溶液所做的实验及现象。

【实验活动1】(1)进行实验一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
【发现问题】小金同学进行了实验二,发现了不同的实验现象。
【提出猜想】两个实验中产生的沉淀成分不同吗?
【查阅资料】
①NaOH和CuSO4溶液混合可生成Cu(OH)2、Cux(OH)ySO4【碱式硫酸铜,铜为+2价】等多种产物。
②68℃时,Cu(OH)2发生分解生成CuO、H2O。300℃左右,Cux(OH)ySO4发生分解生成CuO、H2O和气体。
【实验活动2】(2)分离实验二得到的蓝绿色固体的步骤:___________、洗涤、低温干燥。
取32.5g样品,进行图2所示的实验。

(3)装配好装置后,实验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4)首先,控制温度为68℃,对样品进行热分解,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再通一段时间N2,待装置完全冷却后,测得装置B质量增加1.8g。实验过程中,通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
【实验分析】
(5)蓝绿色固体样品中含Cu(OH)2质量为___________g(请列式计算)。
【实验活动3】(6)最后,控制温度为300℃,对样品继续进行热分解,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再通一段时间N2,测得装置B又增重2.7g,A中残留固体的质量为24g。
【实验分析】计算可确定,xy=2:3,则碱式硫酸铜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得到结论】反应二中得到的沉淀样品是Cu(OH)2和Cux(OH)ySO4的混合物。
2022-05-27更新 | 1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