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构成的奥秘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分子 > 物质的微粒性 >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题型:实验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77 题号:7698589
如图是对教材第49页的实验(图Ⅰ)的改进见图Ⅱ:

实验操作(图Ⅱ):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 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回答:
(1)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
(2)由此该实验证明了______,同时也说明了______具有挥发性。
(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较易 (0.85)
【推荐1】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实验知识,请你参与回答问题: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但装置应该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则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若用F装置收集较为干燥的甲烷,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进(填a或b)。
(5)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两种实验方案。

实验二中图2、图3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瓶内用细线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照图4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的热水中。
①实验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在实验二中浓氨水被注入密闭塑料瓶中,和实验一相比较其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
2023-11-22更新 | 16次组卷
实验题 | 较易 (0.85)
【推荐2】如图所示,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A、B、C三处各滴上一滴无色酚酞,再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棉花上,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A、B、C三处的酚酞试液按照_________的顺序依次变成________色,该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_________
   
2019-02-16更新 | 52次组卷
【推荐3】利用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现象,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甲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
(2)实验2:两支胶头滴管分别装有约1mL浓氨水,将B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同时挤压胶头滴管,观察几分钟。
①实验2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得出关于分子的结论是_______
②请举生活实例,验证实验2得出的结论_______
2021-11-09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