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氧气 > 氧气的性质 > 氧气的化学性质 > 氧气助燃性及实验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1 题号:8030743
在科学拓展课程中,某科学兴趣小组开展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是多少”的实验探究。

 1号瓶

(收集34%的氧气)

 2号瓶

(收集35%的氧气)

 3号瓶

(收集36%的氧气)

 4号瓶

(收集37%的氧气)

 

不复燃

 

不复燃,但很亮

 

很亮,复燃

 

立即复燃

(1)该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放入试管中,试管内的药品放入试管底部,开始加热时,要让试管均匀受热,具体操作是_____
(2)有同学认为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更好,其理由是_____
(3)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具体和准确,小组同学经讨论,他们准备用不同体积分数的氧气来进行实验。利用如图2所示装置收集氧气得到1号瓶,并利用这种方法依次得到2﹣4号瓶。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得到的现象如表:
1号瓶(收集34%的氧气)2号瓶(收集35%的氧气)3号瓶(收集36%的氧气)4号瓶(收集37%的氧气)
不复燃不复燃,但很亮很亮,复燃立即复燃
某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氧气约占36%时就是带火木条复燃的最低体积分数”,而其他同学立即反对,原因是_____
(4)反思交流:综合上述探究,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氧气是否集满采用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你认为是否科学?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学习。
   
任务一:探究燃烧的条件
小明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他对该实验原理很感兴趣,进行了下列探究。
【实验探究及分析】
(1)如图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以适当的速度将水滴入Na2O2中,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当看到___________,说明反应生成了氧气。
(2)实验中还观察到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原因是___________,这一现象也为脱脂棉燃烧找到了依据。
任务二:白磷燃烧的再探究
【查阅资料】生石灰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步骤】如图2所示,点燃蜡烛后伸入广口瓶,立即塞紧橡皮塞,观察到蜡烛在瓶内燃烧,白磷不燃烧。待蜡烛自动熄灭(蜡烛未燃尽)且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将胶头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广口瓶,铝盒中的足量白磷开始燃烧。图3是广口瓶内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分析讨论】
(3)对比滴入水前后白磷的现象,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
(4)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本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填字母)。
A.可燃物燃烧O2必须充足
B.白磷燃烧结束后广口瓶内没有O2存在
C.蜡烛燃烧时所需O2的浓度大于白磷燃烧时所需O2的浓度

任务三:自主设计实验
(6)利用蜡烛和烧杯,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为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及现象___________
2024-01-16更新 | 27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在一定条件下镁可以和二氧化氮反应,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小明决定利用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氮是否支持燃烧?
【查阅资料】
(1)①蓝色的硝酸铜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氮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uO是一种黑色固体;通常状况下,NO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相同状况下,其密度大于氧气密度,在低于室温时变成液态。
(2)【实验过程】
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试管内蓝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有红棕色气体生成,___________二氧化氮能支持燃烧。

【反思与评价】
(3)小刚认为小明的实验不能证明NO2具有助燃性,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小刚认为利用补充如下实验可以证明NO2具有助燃性。
(4)【实验改进】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步骤Ⅰ:在图2的试管和集气瓶之间连上图3所示的装置,重新进行加热硝酸铜的实验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硝酸铜分解产物中有__________
步骤Ⅱ:取出图3的U型管,恢复至室温,待U型管内充满红棕色气体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U型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______________
【拓展】镁不仅在二氧化氮气体中能燃烧,在二氧化碳气体中也能燃烧生成氧化镁和一种单质,由此说明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2022-09-23更新 | 92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新年联欢晚会上,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魔术:大烧杯中盛有一只燃着的蜡烛和一团包有过氧化钠(Na2O2)的棉花,将一瓶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蜡烛慢慢的熄灭,然后棉花突然剧烈的燃烧起来。这出乎意料的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请你参与同学们的讨论和探究。

【提出问题】棉花为什么会燃烧?
【提出猜想】①可能是蜡烛燃烧引燃了棉花。
②可能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
_________
【实验验证】
序号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
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无现象猜想①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向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适量的过氧化钠粉末,充分振荡,并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猜想②成立
________瓶壁温度升高猜想③成立
【反思与交流】
(1)CO2与Na2O2反应生成了氧气与一种化合物,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2O2)着火,不能用CO2熄灭。
2022-01-30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