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氧气 > 氧气的制取 > 实验室制取氧气 >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1 题号:8040406
高锰酸钾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实验一:实验室制取气体

(1)实验室可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原理 ______ (化学方程式表示)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 (填序号);仪器d的名称是 ______
(2)实验室用丁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 ______ (填“e”或“f”端)通入;若要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需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3)梁明同学认为乙装置和丙装置类似,都可以用于液体与固体在常温下制取气体的反应。由此他认为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双氧水制取氧气可用丙装置进行,以便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刘彬同学经过认真思考后认为梁明同学的看法是错误的。刘彬同学的理由是 ______
实验二:实验小组对高锰酸钾进行再探究
I.经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H2C2O4)溶液混合,发现刚开始反应时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后褪色速度突然加快。为了探究反应过程中褪色速度加快的原因,小明查到了如下资料:
资料1:2KMnO4+5H2C2O4+3H2SO4===2MnSO4+K2SO4+8H2O+10CO2
资料2:通常情况下,反应物浓度变大,反应加快;温度升高,反应加快。
(1)根据这些资料,小明提出了两个假设。
假设一:褪色速度突然加快是由反应物浓度变大引起的;
假设二:褪色速度突然加快是由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引起的。
小明经过分析,否定了假设一,理由是 ______
(2)小丽针对假设二进行实验探究后,经过思考,又做了如下实验:
把经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等分为两份,分装A、B两试管,同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等浓度的草酸溶液,并置于同一水浴中。迅速向A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MnSO4发现A试管中溶液褪色明显快于B试管。上述实验中,把2支试管置于同一水浴中的目的是 ______ 。这一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______
Ⅱ.【查阅资料】KMnO4溶液呈中性、有腐蚀性。
【进行实验】
实验1:将新鲜鸡皮在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现象如下表。
KMnO4
溶液浓度
0.002%0.01%0.1%1%
鸡皮的
变化
无明显
变化
边缘部分变
为棕黄色
全部变
为棕色
全部变
为黑色

实验2:将铜片分别浸泡在4种溶液中进行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

编号

实验


25mL0.1%KMnO4溶液


25mL0.1%KMnO4溶液+10滴浓硫酸

25mL蒸馏水+10滴浓硫酸

25mL1%KMnO4溶液+10滴浓硫

铜片质量/g

实验

0.54

0.54

0.54

0.54

18小
时后

0.54

0.52

0.54

0.43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的目的是 ______
(2)实验2中,通过对比②和④,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3)实验2中,欲得出“KMnO4和硫酸共同作用对铜才有腐蚀性”的结论,需要对比 ______ (填编号)。
(4)实验2中,铜片被腐蚀的反应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Cu+2KMnO4+8H2SO4===5CuSO4+2MnSO4+K2SO4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为探究某塑料的组成元素,设计了实验I和Ⅱ、回答下列问题:
I、制取氧气

(1)写出仪器①名称:______
(2)若用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取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发生装置应选择上述装置______(填标号)。
(3)欲制取干燥的O2,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C→______(填标号)。连接装置时,发生装置的出气口应与装置C中______(填“a”或“b”)端相连。
Ⅱ、组成探究
(4)定性检测(已知:无水CuSO4遇水变蓝色)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装入试剂并按上图进行实验。通入O2,一段时间后,点燃J处酒精灯。装置K中无水CuSO4______塑料燃烧产物中有H2O
装置L中______塑料燃烧产物中有CO2
③由上述实验可知,该塑料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5)定量测定
为进一步确定组成,将1.4g该塑料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共产生了4.4gCO2和1.8gH2O,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该塑料______(填“含有”或“不含”)除上述③中结论之外的元素。
2022-11-15更新 | 187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为做好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活动和评价,某班级师生讨论并确定如下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1.是否根据实验条件选择实验方案,并进行可行性论证
2.是否积极参与实验操作活动,并善于与同学合作
3.是否规范取用药品,节约药品,保持实验台整洁
4.是否客观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并交流实验成果
5.是否体验到实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你是某小组成员,参与完成下列实验活动。
(1)选择实验方案。实验室可提供三种制取氧气的方案。
A.加热高锰酸钾
B.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
C.催化分解过氧化氢
小组讨论决定选用A方案,方案对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2)进行实验活动。小组同学分工协作完成如下任务
①同学甲负责选择组装制取气体装置的仪器。她选择了铁架台、带有导管的橡胶塞、水槽、试管,还应根据下图所提供的仪器,选择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②同学乙负责取用药品。他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用纸槽小心地把高锰酸钾粉末送至试管_____________(填“中部”或“底部”)后直立试管,抽出纸槽。
③同学丙负责组装仪器。他按“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组装制取装置,固定试管时注意到试管口应略_____________
④你负责排水法收集氧气。开始收集的时机是_____________。收集到两瓶气体,瓶底还残留少量的水,均呈红色。
⑤实验结束,待试管冷却,将残余物倒入指定容器,用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洗涤试管;整理实验台,报告老师后离开实验室。
(3)评价与反思。小组同学都认为体验到了实验活动的乐趣,但因实验过程存在不足,同意本次活动表现评价为“有待改进”。针对存在的不足,你提出的一条实验改进意见是_______
(4)小组用图2装置探究MnO2、CuO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设计的方案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剂收集50mLO2所用时间
实验130mL5%粉末状MnO2 0.2g21s
实验230mL5%粉末状CuO ag47s
①表格中a的值为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1中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论: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比CuO好,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2022-09-29更新 | 106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松雷中学化学小组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收集到所需氧气之后,停止加热,同学们对实验后试管内的固体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决定从反应后固体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小姗同学认为:固体可能是锰酸钾、二氧化锰
小俊同学认为:固体可能是高锰酸钾、二氧化锰
【表达与交流】
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小姗同学猜想的理由是_____
【反思与评价】
经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_____的猜想不正确,理由是:_____
【解释与结论】
为了证明请你对小姗同学的猜想,小元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继续加热,然后将_____,观察到_____现象,证明小姗的猜想不正确,则固体的成分是_____
【总结与归纳】
实验结束后老师带领大家总结,根据此实验在分析反应后固体成分时,需要考虑的物质是:_____
2020-02-22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