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金属和金属矿物 > 金属材料 > 几种重要的金属 > 金属的物理通性与用途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60 题号:8252008
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铁锅做饭,主要利用了铁的_____性。
(2)厨房中铁锅容易生锈,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一种防止铁锅生锈的具体方法_____
(3)铝合金制造的飞机外壳,具有轻量化、能抗击强大气流的冲击、耐受水雾和雨雪侵蚀等特点。这是利用了铝合金的__________等优点(写出两条即可)。
(4)某研究小组为探究铁、铜、锰(M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试管中所用 5%的盐酸体积相同)。
【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慢无明显现象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快
实验结论铁、铜、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实验一试管中铁和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某学习小组在探究CO2与碱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再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什么先瘪后鼓?
【分析和猜想】
同学们认为:易拉罐先变瘪的原因是CO2被碱溶液吸收;易拉罐重新鼓起来的原因是易拉罐中又生成了气体A.对于气体A的成分同,学们有以下猜想:
猜想Ⅰ:全部是H2
猜想Ⅱ:全部是CO2
猜想Ⅲ:H2和CO2的混合气体
【实验验证】
(1)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易拉罐里的气体分别导入两支试管中,并进行下表所示的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用大拇指堵住其中一支试管口,试管口略向下,移至酒精灯火焰处,松开大拇指发出爆鸣声,产生淡蓝色火焰猜想______(填“Ⅰ”、“Ⅱ”或“Ⅲ”)成立
②向另外一支试管里快速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无明显现象
(2)       为进一步证实猜想,同学们又进行了下表所示的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倒出易拉罐里面的溶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CO2气体被NaOH溶液吸收
②取少量打磨后的铝片置于试管中,先加入水,片刻后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加水没有明显变化;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铝不与水反应;铝能与______反应
【总结提升】
(3)写出CO2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通过该实验,同学们获得一条关于金属铝化学性质的新认识:铝单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均能生成氢气。
【拓展延伸】铝制易拉罐中的主要成分是铝,可能还含有镁、铁中的一种或两种。小明设计如下方案进行验证。(查阅资料:镁和铁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一定量打磨后的铝制易拉罐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固体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过滤后得到黑色粉末样品中含有铝
       取少量上述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______,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样品中含有铁,不含镁
【反思评价】
(5)其他同学分析后认为小明的实验方案不严谨,理由是______
(6)大家认为应该补充下列实验:取步骤①中少量黑色粉末于滤纸上,用______(填种物质)充分吸引,若观察到粉末全部被吸引时,则小明的结论是正确的。
2021-07-13更新 | 44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金属和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 用铁锅炒菜利用了铁的导热性
B 通过在金属表面涂油、刷漆等措施可以防止金属生锈
C 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小于纯铝
D 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
(2)铜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加热时铜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以下是有关金属性质的探究实验。
①利用图1装置探究Cu、Ag、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该装置中金属片和溶液中的溶质应分别选择什么物质?(写出一组即可)_______

②向AgNO3、Al(NO33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呈浅绿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写化学式)____________
(4)利用图2装置可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炭粉在高温下转化为一氧化碳。
①B装置玻璃管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_____(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③实验结束后,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探究D装置内溶液的溶质成分(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
(5)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现有含1.6kg硫酸铜的工业废液,加入铁粉回收铜,请计算理论上消耗铁粉的质量。______
2019-05-08更新 | 134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为探究锌、铜、铬三种金属的性质,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三种金属丝分别与一节干电池和小电珠连接,小电珠发光。
【实验二】取粗细、长短相同的锌丝、铜丝、铬丝,均与50mL稀硫酸反应,实验记录如下表:

稀硫酸的质量分数5%5%15%15%
反应现象少量气泡无现象许多气泡无现象
【实验三】金属锌、铜和稀硫酸构成如图所示的化学电池装置,并用该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铜片表面有气泡(H2)产生,小电珠发光。

(1)实验一的现象说明三种金属都具有______性。
(2)铬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铬(CrSO4)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要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必须在实验二的基础上增补一个实验才能得出结论,其实验内容是把粗细、长短相同的______放入______的50mL稀硫酸中,观察气泡产生速率的快慢。
(4)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是由金属物质的结构决定的,不会因某个实验而改变。下列关于实验三的分析,正确的是      (填字母)。
A.金属铜的活动性变得比锌强
B.铜与稀硫酸发生了置换反应
C.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5)某同学对含X、Y、铜、银四种金属的混合物进行如下探究,根据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②滤液C中所含溶质的成分可能有______种情况。
2023-12-29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