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空气 > 空气的组成 > 空气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8 题号:8254051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设计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①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绕生成CO;②白色无CuSO4
粉末遇水变蓝色;③CO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会造成人中毒缺氧。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2、H2O;猜想二:CO、H2O;猜想三:CO2、CO、H2O
【实验探究】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B、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中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猜想________成立。
(2)实验过程中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B、C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________
【反思与交流】日常生活中,使用含碳燃料一定要注意通风,防止________中毒。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学习小组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有黑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请仔细阅读并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探究目的】探究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什么物质反应产生的。
【分析猜想】分析空气中各种成分,寻找猜想依据。
空气成分之一:__________,空气中体积分数占比最多。
空气成分之二:氧气。
空气成分之三:二氧化碳。
猜想:可能是镁与氧气、N2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黑色固体。
【实验一】镁带与氧气的反应:如图所示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1)写出实验室中通过甲、丙两种途径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甲:______;丙:_______
(2)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就是以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原则来指导实验工作。从实现原料和反应过程的绿色化考虑,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________(填“甲”、“乙”或“丙”)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原因________
   
实验现象: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结论: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实验二】镁带与氮气的反应
一、获取氮气
(1)以下是获取氮气的方法及装置(装置中使用的固体药品均过量),其中得到氮气较纯的是_______。(填字母)
   
(2)写出装置A中的反应原理_______(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二、燃烧镁带,观察现象
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氮气的集气瓶中,生成淡黄色的固体。
三、实验结论: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
【实验三】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带剧烈燃烧,瓶内出现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二氧化碳与镁发生反应,根据所学知识猜想生成的黑色固体物质是_______(填字母)。
A.碳                    B.氧化镁             C.镁
【探究结论】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CO2反应产生的。
2022-10-15更新 | 99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右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1)如图所示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______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类型是______
(3)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023-03-27更新 | 26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兴趣小组同学对自然界的氧循环产生了兴趣。
Ⅰ.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氧循环是含碳物质的燃烧,请写出木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Ⅱ.人类进行呼吸作用也是一种常见的氧循环,其原理是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转化实现氧循环,如葡萄糖(C6H12O6)在人体内参与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6H12O6 +6X6CO2+6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III.小组同学设计实验验证人体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1)实验:如图1所示,甲同学通过导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观察到___________,于是得
出结论:人体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经过讨论,乙同学认为图1实验不足以说明石灰水变浑浊是人体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原因是___________
   
(2)数字化实验:同学们又进行如图2所示实验。把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湿度传感器探头放入有少量空气的保鲜袋中,打开仪器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如图3所示,纵坐标为某一气体体积分数(%),横坐标为时间(s)。
   
①实验中没有进行数据采集的其余气体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
②能说明人体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曲线是___________
③根据图3中信息,推断Z曲线在下降后又略有上升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IV.通过生物课的学习同学们也知道植物的光合作用也是一种常见的氧循环。
2023-11-22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