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化学方程式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21 题号:8285392
碳酸氢钠是小苏打的主要成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化学课上,同学们为了解碳酸氢钠的性质,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有气体逸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认为除一定含有硫酸钠外可能还含有其他成分,因此进行了猜想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用品】pH试纸、锌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成分。
猜想一:硫酸钠
猜想二:硫酸钠、碳酸氢钠
猜想三:硫酸钠、硫酸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结论完成如表实验现象中的空格。
实验方案ABCD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_____产生白色沉淀试纸变色,对照标准比色卡,pH<7_____
实验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猜想三正确猜想三正确
【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
【评价反思】
(1)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一处明显的操作错误是_____
(2)有同学对实验方案B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仅凭此现象不能得出猜想三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
【总结提高】依据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与上述实验不同的方案,确认猜想三是正确的,请你写出你的实验方案_____

相似题推荐

【推荐1】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并进行了一些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铁丝在空气中能否燃烧________(填写“能”或“否”),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示意图如图,图中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集气瓶中先放一些水的作用是_______

【探究一】铁丝燃烧是否需要纯氧?
【实验内容】取直径为0.38mm的铁丝,分别在体积分数为90%、70%、60%、55%的氧气中实验。实验现象如表所示:
氧气%90%70%60%55%
实验现象燃烧剧烈、燃烧时间长,效果好燃烧比90%弱,燃烧时间短,实验成功燃烧比70%弱,燃烧时间更短,实验成功难以燃烧,只是发红
【结论1】就0.38mm铁丝而言,铁丝燃烧对氧气体积分数的要求是___________(选填“>”“=”或“<”)55%,且氧气浓度越大,燃烧现象越___________(填“剧烈”或“不剧烈”);
【讨论】如果实验中所用集气瓶的容积为125mL,实验时集气瓶中需留25mL水,如果需收集100mL体积分数为80%的氧气,其操作方法是先在集气瓶中装___________mL水,然后用排水法收集,直到剩下25mL水。(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计为20%)
【探究二】铁丝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
【资料】生活中常见的铁都不是纯净的铁,都含有一定量的碳。
【设计与实验2】小明将直径都为0.38mm的纯铁丝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放入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记录如表,请你分析完成下表:
物质纯铁丝含碳0.05%的铁丝含碳0.2%的铁丝含碳0.6%的铁丝
燃烧时的现象无火星四射现象,熔断剧烈燃烧极少火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____________
【结论2】通过以上实验,说明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和含碳量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请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022-02-12更新 | 165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请你一起研究学习,并回答有关问题。
   
研究问题: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相关信息:(Ⅰ)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能反映离子浓度大小。
(Ⅱ)相同温度下同种溶液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大。
(1)实验一:恒温条件下,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中甲曲线所示。
①写出Ba(OH)2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M点时电导率为零,离子浓度也几乎为零,此时混合液体静置后呈______色;
③通过对甲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A.M点前曲线下滑的过程中,H+和OH结合成H2O,Ba2+和SO42﹣结合成BaSO4
B.M点后溶液电导率逐渐增大,仅由于溶液中H+在逐渐增大
(2)实验二:恒温条件下,向等量同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Na2SO4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上图乙曲线所示。
①通过对乙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实际参加反应的是Ba2+和SO42﹣结合成了BaSO4,Na+和OH还是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B.溶液红色只会变浅,但不会褪去
②N点时,溶液中大量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至少写两种)。
③通过比较分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导致其浓度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注意:若答对第(3)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3)拓展:①请根据示例仿写离子方程式。示例AgNO3+NaCl=AgCl↓+NaNO3离子方程式:Ag++Cl=AgCl↓
仿写:BaCl2+Na2SO4=BaSO4↓+2NaCl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一定量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持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溶液先变浑浊后浑浊逐渐消失。请推测此过程的溶液中Ca2+的浓度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6-06更新 | 100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目前,铁及其化合物具有最广泛的应用。
(一)铁的广泛应用
(1)铁与铬、镍等金属熔合可形成“不锈钢”,用不锈钢丝和聚乙烯纤维为原料可制作耐酸防护服材料。以上叙述中不涉及到        (填字母)。
A.合金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二)草酸亚铁晶体组成的测定
草酸亚铁晶体(化学组成为FeC2O4xH2O)是一种淡黄色晶体粉末。
【查阅资料】
1.CO能与氯化钯(PdCl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钯粉;
2.FeO和Fe3O4都是黑色物质,FeO在空气中不稳定,易被氧化成氧化铁;
3.Fe2O3被CO还原所需温度:
草酸亚铁晶体受热分解可以生成四种氧化物,为确定分解后的产物及x的值,小组设计了如图1实验装置并进行探究(不考虑装置中气体的质量,且无水CuSO4足量):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①连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称装置B(含两侧弹簧夹)、C的质量;
③在B装置中装入一定质量的草酸亚铁晶体,打开弹簧夹a、b,鼓入一段时间氮气;
④用酒精灯加热B装置,直至晶体完全变成黑色,停止加热;
⑤继续通氮气至装置冷却,关闭弹簧夹a、b;
⑥再次称量装置B、C的质量。
【进行实验】
该小组同学按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如下数据:

装置B的质量(/g)装置C的质量(/g)
实验前145.8168.2
实验后140.4170.0
热分解装置质量为136.8g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2)实验过程中,装置C中固体变为蓝色,说明草酸亚铁晶体分解生成了______,FeC2O4xH2O中x的值为______
(3)实验结束后不继续通氮气,x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4)装置E出现黑色物质,说明草酸亚铁晶体分解生成了_____;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根据上表数据,计算反应后,B装置中残留黑色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6)实验后,热解装置中固体的颜色由淡黄色变成黑色,写出草酸亚铁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7)指出上述实验装置有不足,你认为是____
【定量研究】
取3.60g草酸亚铁晶体在坩埚中敞口充分加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8)写出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9)C点后固体质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方程式表示)。
2024-03-31更新 | 1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