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碳和碳的氧化物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二氧化碳的制取 > 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3 题号:8525384
某研究小组对自动充气气球[如图(1)]进行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该反应充气原理是:通过挤破液体包,使液体与白色粉末接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现气球自动充气。
(1)为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可选用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
(2)室温时,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该溶液呈___________性。
(3)白色粉末成分的探究:
【猜想】甲同学认为是碳酸钙;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两同学认为是碳酸氢钠。
【实验】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固体全部溶解,说明甲同学的猜想___________
【实验2】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10%盐酸[装置如图(2)],记录如下表:
实验编号锥形瓶内物质最终得到体积/mL
名称质量/g
碳酸氢钠0.10
碳酸钠0.10
白色粉末a
实验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或“=”)。
【结论】如何从上表中获取证据并得出结论?___________
2019九年级·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乙炔(C2H2)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化学式为CaC2)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猜想一:CaO;猜想二: ______ ;猜想三:Ca(OH)2,他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经过同学们交流讨论,认为猜想一不成立。否定猜想一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___________猜想二不成立:不是CaCO3
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到水中,取上层清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三成立:白色固体是Ca(OH)2
【拓展应用】已知碳化钙与水反应非常剧烈,乙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纯净的乙炔,要求做到节约、安全、随时发生、随时停止,你选择的装置是(填图中装置序号) ___________
2016-11-28更新 | 560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某兴趣小组对甘蔗渣进行了如下探究。

(1)初识甘蔗渣
取少许甘蔗渣直接用酒精灯灼烧,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到干冷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迅速将烧杯翻转过来,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得出甘蔗渣中一定含有元素。同学们认为该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_
(2)制作甘蔗炭
如图1所示,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______。实验结束观察到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有疏松多孔结构,将该黑色固体加入到红墨水溶液中,可观察到______(填实验现象)。
(3)气体检验分析
①利用上述装置实验前不通氮气,加热甘蔗渣,小组同学通过一定手段,测得产生的气体中体积分数变化如图2所示,时间段内,产生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气体中含有少量,请设计实验验证的存在:______(填写实验操作和现象,可供选用的药品:灼热的铜粉、灼热的氧化铜)。
(4)“捕捉”二氧化碳
①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可以用水和碱溶液“捕捉”少量二氧化碳。为比较“捕捉”效果,小组同学设计如图3所示实验,装置中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4所示。图中,甲、乙、丙注射器内的试剂分别是水、饱和的石灰水和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为了实验具有说服力,的数值应为______
②分析图4可知“捕捉”二氧化碳效果最好的是______(选填装置序号)。
③乙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024-02-24更新 | 65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看完天宫课堂后,对“泡腾片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成分有了浓厚兴趣。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1)某泡腾片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Na2CO3)和柠檬酸(C6H8O7)。
(2)常温时,柠檬酸为白色晶体,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易溶于水,具有酸的通性,175℃以上时会分解,柠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柠檬酸。
(3)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猜想与假设]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但从安全角度考虑该气体中不可能含有CO和H2
猜想一:该气体是CO2
猜想二:该气体是__________
猜想三:该气体是CO2和O2
[设计与实验]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实验一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二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分析判断猜想__________正确。
[反思与交流]
(1)实验二中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
(2)甲同学认为:该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若石蕊溶液变红,也能确定该气体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泡腾片中的柠檬酸可能随气流进入紫色石蕊溶液使其变红。可对甲同学实验后的溶液稍微加热,若观察到红色溶液变回紫色,才能确定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不是柠檬酸,其理由是 ______
2022-07-26更新 | 8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