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化学方程式 > 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 > 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1102 题号:8536392
水产养殖的速效增氧剂“鱼浮灵”的主要成分是过氧碳酸钠()。某化学研究小组对“鱼浮灵”的制备、成分测定及增氧原理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过氧碳酸钠有的双重性质;50℃开始分解。
②过氧碳酸钠在异丙醇(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低。
Ⅰ.“鱼浮灵”的制备。
实验室用与稳定剂的混合溶液和30%的溶液反应制备过氧碳酸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反应温度不能超过20℃的原因是_____
(2)反应结束后,停止搅拌,向反应液中加入异丙醇,静置过滤、洗涤、干燥,获得过氧碳酸钠固体。加入异丙醇的目的_____
Ⅱ.“鱼浮灵”的成分测定。
【定性检测】检测过氧碳酸钠溶液中的成分。
(3)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相关内容。
实验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取样,加入粉末,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木条复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__________溶液中含有

【定量研究】测定“鱼浮灵”中过氧碳酸钠的组成。
实验③:称取一定质量的“鱼浮灵”样品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碳酸钡()固体3.94g。
实验④:另称取相同质量的“鱼浮灵”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再逐滴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充分反应,消耗的质量为1.896g,该反应的原理是:

(4)计算确定过氧碳酸钠()的化学式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Ⅲ.“鱼浮灵”的增氧原理。
研究小组通过测定常温下相同时间内水溶液中溶解氧的变化,探究分解速率的影响,设计了对比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编号
试剂溶液固体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pH6.966.018.148.159.26
溶解氧(5.686.449.119.1210.97

(5)由实验②可知,常温下,过氧化氢水溶液呈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6)过氧碳酸钠可以速效增氧的原理是_____
2019·江苏无锡·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7]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困难 (0.15)
【推荐1】铁锈成分比较复杂,为探究铁锈的组成,进行以下分析测定。
【查阅资料】铁锈成分复杂,化学式可简单表示为Fe2O3•nH2O,在加热时会分步反应,首先失去结晶水,其反应可表示为Fe2O3•nH2O=Fe2O3+nH2O。碱石灰可以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提出问题】铁锈(Fe2O3•nH2O)中n的值等于多少呢?
【问题探究】为了探究铁锈(Fe2O3•nH2O)的组成,称取30.0g部分生锈的铁粉样品,样品中仅含铁和Fe2O3•nH2O,按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B的作用______
(2)实验结束后,A中玻璃管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数据处理】如图2是加热时间和 A中固体质量关系图象,下表是 B、C 中质量不再变化时 B中浓硫酸、C中碱石灰装置质量变化情况。
反应前(g)反应后(g)
B100105.4
C150163.2
(3)完全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铁锈(Fe2O3•nH2O)中n的值是______
(4)写出T3﹣T4时间段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30g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保留到0.1%)
2022-03-29更新 | 296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困难 (0.15)
【推荐2】过氧化镁(化学式是MgO2)在医学上可作为“解酸剂”,过氧化镁产品中常混有MgO。
【实验目的】测定某过氧化镁样品中MgO2的质量分数。
【实验原理】过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热。
【查阅资料】Cu(OH)2等难溶性碱受热时能分解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______
②称取0.70g样品,与少量MnO2粉末混合均匀后装入锥形瓶,如图1搭好装置;
③调节量气管高度,使左右两侧水面相平;
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稀盐酸全部滴入锥形瓶后立即关闭活塞;
⑤等锥形瓶中无气泡冒出时,调节量气管使左右两侧液面相平,立即读数;
⑥对锥形瓶中剩余物进行相关操作。
【交流反思】
(1)步骤②中,MnO2的作用是______
(2)图1中长颈漏斗上端的橡胶管的作用是______
【数据处理】
(3)反应前后量筒内液面如图2所示,则实验收集到气体体积为______mL。
(4)用气体体积计算时,所得样品中MgO2的质量分数偏大,可能原因是______
A.锥形瓶中无气泡产生时立即读数
B.读数时,调节量气管高度,使左右两侧水面相平
C.实验开始前,量气管内空气未排尽
(5)若步骤⑥的相关操作是:过滤,向滤液中滴加______溶液至沉淀完全,再过滤、洗涤,将滤渣充分灼烧,最终得到0.54g固体,请写出灼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则样品中过氧化镁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2022-05-20更新 | 187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困难 (0.15)
【推荐3】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既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见图甲),又能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见图乙)。某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乙装置,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木炭与CuO反应所得的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若木炭与CuO的反应进行得不彻底,产物中还有氧化亚铜(Cu2O)
②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铜不与稀硫酸发生反应。
【做出猜想】红色固体的成分:①全部是Cu;②全部是Cu2O;③__________。若猜想①成立,请写出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实验探究】①取木炭、CuO两种黑色粉末适量,再加少许CaCl2(能降低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均匀混合,然后将黑色粉末装入长柄V形玻璃管的直管内。
②按图乙连好实验装置,然后加热反应物;2分钟后,黑色粉末出现红热现象,同时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_,此时停止加热。
③待玻璃管冷却后,提取里面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表所示的实验验证:

现象结论
①取1.44g红色固体装入试管中,滴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红色固体部分减少,液体变为蓝色猜想_________错误
②滤出试管中残留的红色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1.04g猜想_________正确
【反思与评价】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拓展】由上述探究可知,反应生成了Cu2O,请写出木炭与CuO反应只生成Cu2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根据上述探究③的实验结果可知,1.44g红色固体中Cu2O的质量为_________
2020-10-27更新 | 4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