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空气 > 空气的组成 > 证明空气及各成分的存在及性质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0 题号:8612524
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像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
猜想⑤: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
【收集证据】
(一)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二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二)实验探究:针对上面的猜想①至猜想⑤,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依次
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将他们设计的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猜想可行的实验方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猜想①将一小块果肉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②将一小块苹果果肉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果肉表面变色
猜想③将一小块苹果果肉放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④将一小块苹果果肉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高的先变色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1)在②一⑤四种猜想中,你认为猜想_________(填代号)最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2)在验证猜想①时,同学们发现,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变色,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应用】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厂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 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硝酸是一种常见的酸,它与稀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是否完全相同呢?某化学小组
对此很感兴趣,向老师提出探究硝酸的化学性质,老师高兴答应并带领同学们进行了
硝酸某些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1)将石蕊试液滴入稀硝酸中,预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______色。
(2)将Zn片投入稀硝酸中,预计将产生氢气。
【实验验证】同学们按上述设计做了实验,却发现石蕊变色后一会儿即褪去,Zn片投入稀HNO3后,溶液中冒出气泡,产生无色气体A,在试管口气体A变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提出问题】(1)石蕊试液变色后为何会褪色?
(2)上述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看到如此异常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上网查到了下列资料:
(1)硝酸可与Zn、Cu等多种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但不生成氢气。
(2)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
(3)氮元素某些气态化合物的某些性质如下表:
NH3NONO2
颜色无色无色红棕色
溶解性极易溶于水难溶于水可溶于水或硝酸

【交流与讨论】(1)甲同学认为石蕊变色后又褪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一致认同了红棕色气体B是NO2,但对于无色气体A及变化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
①乙同学认为A是N2,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丙同学认为A是NH3,也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讨论,最终大家获得了A是NO的共识。
【延伸与拓展】丁同学对硝酸能与Cu反应很感兴趣,他取了一小块铜片投入稀HNO3中,发现Cu溶解,也出现上述Zn与稀HNO3反应的类似现象。请完成Cu与稀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 3Cu(NO3)2____________H2O。
2019-11-25更新 | 65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_____(同上);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关闭,活塞B打开,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_____;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020-12-04更新 | 73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小红同学与其他同学一起对课本上的科学实验进行了自主探究。
探究Ⅰ、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不同。
   
(1)实验1中要控制向两个集气瓶中加入的澄清石灰水______相同。
(2)实验1中______现象,说明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3)实验2中观察到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较快熄灭,说明呼出气体和空气比较______
探究Ⅱ、兴趣小组同学们又设计了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查阅资料】当温度达到时,白磷可以燃烧。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0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过程】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4)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此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5)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锥形瓶内气压的变化是______
(6)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最后可观察到注射器中的水还剩下约______mL。
【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分数的
【反思总结】
(7)反应结束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据以上实验现象可以推测氮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023-10-18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