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与社会发展 > 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 > 燃烧和灭火 > 燃烧 > 控制变量法在实验设计中的应用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6 题号:8894016
某学习小组做镁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有黑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及该反应的应用,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请仔细阅读并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探究目的】探究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什么物质反应产生的。
【分析猜想】分析空气中各种成分,寻找猜想依据:
空气成分一:氧气;空气成分二:氮气;空气成分三:水蒸气;空气成分四:二氧化碳。
【实验一】镁与氧气的反应
(一)制取氧气并探究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物与催化剂的最佳质量比。
实验中采用如图1、2所示装置,取20g氯酸钾,分成10等份,每份2g,分别装入10支试管中。在10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分别测量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在不同质量比时,生成200mL氧气所消耗的时间。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编号12345678910
二氧化锰的质量/g0.10.20.330.40.50.6611.323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1:201:101:61:51:41:31:22:31:13:2
生成200mL氧气时间/秒23518616214713311714316021124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前先_____
(2)为了完成本实验,方框内应选择图2气体收集装置中的_____(填字母);
(3)分析上述数据,你认为利用此法制氧气,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最佳质量比为_____
(4)催化剂能影响化学反应速度,温度、反应物的浓度(或质量分数)、反应物接触面积等也会影响化学反应速度。分析上表数据,结合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分析当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低于最佳质量比时,反应速度变低的原因是_______
(二)燃烧镁带
将镁带打磨,点燃,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结论:镁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实验二】镁与氮气的反应
(一)获取氮气:
方法1:工业上把空气液化,然后蒸发,先蒸发出来的气体就是氮气;
方法2:实验室将氨气通过红热的氧化铜,可制得纯净的氮气和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填“方法1”或“方法2”)
(二)燃烧镁带
打磨镁带光亮,点燃,伸入盛氮气的集气瓶中,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
实验结论: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则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
【实验三】镁与水蒸气的反应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装置A中放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A处酒精灯,等观察到水沸腾后,再点燃B处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3)生成的气体通入肥皂液中,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稍后有肥皂泡飘到空中,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
实验结论:镁粉能和水蒸气反应,但装置B中并没有产生黑色固体
【探究结论】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理得出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的_____反应产生的。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硫酸亚铁可用于制颜料、净水剂、防腐剂等。
(1)FeSO4能与空气中O2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氢氧化铁,请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影响FeSO4溶液与O2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什么?
【猜想假设】
(2)猜想1:温度;
猜想2:_____________
猜想3:FeSO4溶液的浓度。
【设计实验】
实验编号温度/℃FeSO4溶液的浓度溶液酸碱性实验现象
030min100min
       2010%溶液为浅绿色溶液略显变黄

溶液黄色略有加深

       2020%溶液为浅绿色溶液明显变黄溶液黄色明显加深
       2010%5滴稀
H2SO4
溶液为浅绿色溶液为浅绿色溶液略显黄色
       4020%溶液立即变黄黄色明显加深

【实验分析与结论】
(3)若要探究FeSO4溶液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需要对比实验_____________(填实验编号)。
(4)对比实验②和④,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5)从表格数据分析,FeSO4中加入少量H2SO4对FeSO4溶液的保存_____________(填“有利”或“不利)。
(6)同学们查阅资料,探究FeSO4溶液的保存方法,若在密封FeSO4溶液中加少量稀H2SO4和过量Fe粉,可长时间防业Fe2+氧化,除以上原因,试分析其他原因:_____________
2023-03-23更新 | 67次组卷
【推荐2】Ⅰ、关于蔗糖的组成的探究实验
【查阅资料】蔗糖隔绝空气受热时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进行实验】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1)实验时观察到干冷的小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蔗糖中含有______元素;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______
(2)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小组同学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验证。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往玻璃管中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加热玻璃管中黑色固体燃烧,烧杯内的______黑色固体是单质碳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Ⅱ、关于丙酸钙防霉的效果的探究实验
【查阅资料】丙酸钙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可作食品防霉剂。
【进行实验】分别用50g面粉和0.75g酵母按下列①~⑧的配方蒸制8个馒头,冷却后置于密封袋中,记录如下:
组别第1组第2组
序号
配方蔗糖/g000055x5
丙酸钙/g00.060.100.1500.060.100.15
开始发霉时间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
(1)从第1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实验数据范围内,______
(2)第2组,中x为______
(3)对比第1组、第2组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蔗糖对丙酸钙防霉效果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实验结论】在食品安全标准范围内使用丙酸钙作为食品添加剂,能起到防止食品霉变作用。
(4)已知碳酸钙与丙酸反应可制得丙酸钙,请把下面的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022-05-15更新 | 369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真题 名校
【推荐3】探究辨真伪
如图,用一次性塑料水杯盛鲜榨果汁时,常用带皮柠檬片作装饰。网上传言,柠檬皮可以溶解这种水杯中的聚苯乙烯,危害人体健康,这种说法是真的吗?为了查明真相,小东用泡沫饭盒(主要成分是聚苯乙烯)和柠檬皮进行探究。

(1)探究一:柠檬皮真的能溶解聚苯乙烯吗?
进行实验:
将柠檬皮研磨成酱,取一匙涂在泡沫饭盒上,2分钟后饭盒光滑的表面变得凹凸不平,5分钟后凹凸更加明显,10分钟后出现很多小孔。
结论与解释:
柠檬皮中含有柠檬烯(C10H16),柠檬烯是一种(填“有机”或“无机”)______溶剂,可以溶解聚苯乙烯。
反思交流:
用一次性塑料水杯喝水时,聚苯乙烯不会进入人体,放了带皮柠檬片后,聚苯乙烯会被溶解而进入人体,这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______有关。
一次性泡沫饭盒、一次性塑料水杯随意丢弃造成的环境问题被称为______,果汁加工厂的大量柠檬皮被丢弃浪费,对此你有什么建议______
(2)探究二:酸性、碱性溶液对柠檬皮溶解聚苯乙烯有影响吗?
实验用品:泡沫饭盒、柠檬皮酱、食醋、纯碱溶液、食盐水、水。
查阅资料: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均不能溶解聚苯乙烯。
进行实验:
①取一匙柠檬皮酱,与2mL水混合均匀后涂在泡沫饭盒上;
②取一匙柠檬皮酱,与2mL(写溶质化学式)______混合均匀后涂在泡沫饭盒上
③取一匙柠檬皮酱,与2mL(写溶质化学式)______混合均匀后涂在泡沫饭盒上。
该实验方案中采用了对照实验的方法,请指出其中的对照实验(填实验编号):第一组对照实验______,第二组对照实验______
5分钟后观察到三个泡沫饭盒表面的凹凸程度几乎相同,实验结论为______
(3)探究三:温度对柠檬皮溶解聚苯乙烯有影响吗?
请将下表填写完整(柠檬皮中的成分在实验温度下性质稳定)。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 ______ 温度越高,越不利于柠檬皮酱溶解聚苯乙烯

解释实验结论______
2019-06-22更新 | 3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