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氧气 > 氧气的制取 > 实验室制取氧气 > 氧气的制取中装置的选择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8938711
(1)今天是化学实验室开放日,老师拿出两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①此气体是什么物质?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
猜想与假设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此气体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__
②我想制取该气体,采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可选取如图甲中的 ______ (填序号)。

③如图乙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由 _________ 端(填“a”或“b”)导入.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整理药品时,发现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未塞瓶塞,且试剂瓶口周围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怀疑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小王、小李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并加以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小王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溶液的pH>7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小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A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1)小李同学认为小王同学的结论不科学,其理由是 _________
(2)小李同学的实验中观察到实验现象A为 ___________
(3)小张同学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只是部分变质,于是对小李同学的实验进行如下改进: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目的是 _________ ,然后再向溶液中加入 __________ ,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4)小王同学在测定溶液pH实验中,由于紧张先将pH试纸润湿后再去测氢氧化钠溶液的pH,你认为他测出该溶液的pH会 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甲同学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①写出仪器B的名称:__________
②甲同学应选取的试剂是二氧化锰和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二氧化锰固体在该反应中起________作用。
③除用排水法外,甲同学还可选择______________法收集氧气。
④实验前,甲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入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高锰酸钾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 ℃加热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氧气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
做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在250 ℃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_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在250 ℃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9-26更新 | 392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学习《制取氧气》时,小明突发奇想:除了书上介绍的三种原理,是否可以用其他药品来制得氧气呢?对此,他带领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针对小明的突发奇想,这属于科学探究的___________环节。小组同学求助老师得知,可以用一些过氧化物如过氧化钠、过氧化钙等进行试验。
〖提出问题〗过氧化钙可否用于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部分内容如下:过氧化钙(CaO2)室温下稳定,在300℃时分解生成氧气,同时得到氧化钙。当与水接触时,也能生成氧气,同时得氢氧化钙。可做鱼池增氧剂、泳池杀菌剂等。
〖猜想与验证〗
(1)猜想Ⅰ: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实验主要过程
   ①组装仪器的顺序是:___________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操作如下:先将导管一段伸入液面以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___________,松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③加入过氧化钙,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导管口有大量的气泡冒出。
④收集满一瓶气体,当___________,才能开始收集气体。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⑤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前,应先___________
⑥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
实验结论: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2)猜想Ⅱ: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迅速制取大量氧气。
实验装置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收集不到气体。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极少量气体,振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的细小气泡缓慢放出。收集并检验所得气体,确为氧气。
实验结论:不能用过氧化钙与水反应迅速制取大量氧气。
分析与反思:
①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渔民用过氧化钙做增氧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学习小组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你的合理的建议是:___________
2023-10-12更新 | 62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氧气的制取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I.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对比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
【进行实验】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氧气集满后用传感器测定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重复该实验3次并记录数据。请写出氧气验满的操作与实验现象__________证明氧气集满。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__,用传感器测定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重复该实验3次并记录数据。
氧气的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
氧气的体积分数%79.779.679.990.089.889.3
氧气的平均体积分数%79.789.7
(3)不考虑操作失误的因素,用排水法也收集不到纯净的氧气,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II.为了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这二种催化剂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
小明同学用如图①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分别将分液漏斗内盛有的3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注入锥形瓶,利用注射器收集氧气,得到的相关曲线如图②所示。
   
(4)写出氧化铜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5)根据_______收集到的注射器内氧气的体积不同,可比较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通过图②除了能得出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效果比氧化铜好,还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6)小明同学在进行实验时,用手触摸锥形瓶外壁,发现温度升高,由此推断过氧化氢分解是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根据图2曲线小明同学还发现反应速率先是逐渐加快,然后又逐渐变慢,请你分析t1~t2时间段反应速率逐渐变慢的原因是_________
2023-02-13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