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酸和碱 > 常见碱主要性质及用途 > 强碱露置在空气中的变质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8 题号:9421008
在学习碱的性质时,同学们发现碱溶液都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在水中都能解离出相同的_____(填离子符号)。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有位同学不小心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经验证该瓶氢氧化钠溶液已部分变质,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如何将这瓶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除去呢?
【设计实验】
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方案一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_____杂质已除去
方案二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Ca(NO32溶液,过滤_____杂质已除去
方案三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Ca(OH)2溶液,过滤有白色沉淀生成杂质已除去
上述实验操作中所用试剂正确的是方案_____
该实验小组用正确的试剂进行了实验。小墨提出质疑,杂质是否已经完全除去?于是他取适量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继续加入所用的正确试剂,观察到_____的现象,说明杂质没有完全除去。
【归纳总结】
(1)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
(2)同学们针对上述三个方案认真讨论后得出,要除去物质中含有的杂质,选用试剂时应考试的因素有:不与所需物质反应、只和杂质反应、试剂要适量。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了一瓶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他们对其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建立假设】
(1)A氢氧化钠   B碳酸钠   C_______
(2)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溶质可能是碳酸钠的理由是__________
【设计实验】
(3)小明的实验方案: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酚酞试剂,溶液变为红色,小明立即得出结论溶质是氢氧化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__________(填 “正确” 、“错误” 或 “无法确定” ),理由是__________
(4)小晶的实验方案:取少量溶液,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溶液中出现大量__________,小晶得出结论溶质是碳酸钠。
(5)小明、小刚认为小晶的结论也是错误的,他们的理由是__________
(6)大家交流讨论后修改的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结论
取少量溶液,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 ( 填 “少量”或“过量” ) 的CaCl2溶液,过滤。现象: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取上述实验所得溶液少量,滴加3滴酚酞试剂。现象:_____          结论:C正确

2019-11-11更新 | 33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2】过氧化钠是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之一,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因此可用于航空航天或潜水艇中作供氧剂。某学习小组对过氧化钠的性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CO2、H2O发生反应:2Na2O2+2CO2=== 2Na2CO3+O2,2Na2O2+2H2O=== 4NaOH+O2↑。
结合下列装置回答:
   
【提出问题】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OH。
猜想三:Na2CO3和NaOH。
猜想四:Na2CO3、NaOH和Na2O2
【实验验证】实验一:小明同学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溶解形成溶液M,无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不含________
证明猜想四错误。
实验二:小刚同学取上述形成的溶液M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滤液变红。证明猜想________成立。
【反思交流】①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D装置收集气体时的最佳时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①小组中有同学认为,将实验二中加入的过量氯化钙溶液换成氢氧化钙溶液,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你认为该同学的观点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
②在盛有氯化铵(NH4Cl)浓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2017-12-20更新 | 569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瓶口有少量白色固体且玻璃瓶塞打不开,这一情况激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于是展开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瓶口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找资料]①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SiO2),试剂瓶身经抛光处理,不易反应,而瓶口和玻璃塞上的磨砂将二氧化硅裸露出来;
②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③硅酸钠(Na2SiO3)是种白色固体,有很强的粘合性,可溶于水,溶液呈碱性;硅酸钠溶液能与强酸反应,如:;硅酸钠溶液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
[作出猜想]白色固体的成分是:Ⅰ.硅酸钠;   Ⅱ.硅酸钠和碳酸钠;     Ⅲ.硅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实验探究]取一定量白色固体溶于适量水中形成样品溶液,分组进行如下实验并相互评价: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与评价


1

滴加足量_______
有气泡冒出,且产生白色沉淀同学们认为猜想I______(成立或不成立);写出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

第一步
产生白色沉淀第1组同学认为:此步骤还不能准确判断出原固体的成分

第二步
   ________大家一致认为:猜想Ⅱ成立
[反思交流]
(1)第2组实验第一步中加入过量氯化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第2组实验中不能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钠溶液必须密封保存,且试剂瓶只能用_____________塞。
2020-05-01更新 | 1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