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酸和碱 > 常见碱主要性质及用途 > 生石灰的性质及用途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7 题号:9542799
通过化学反应探究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成分。
(1)氧化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白色粉末状的干燥剂,氧化钙作干燥剂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打开一包装盒中的干燥剂,发现里面是黑色粉末同时还夹杂着少量红色粉末。该化学兴趣小组对该干燥剂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常见的黑色粉末有铁粉炭粉(C)、氧化铜、二氧化锰,常见的红色粉末有氧化铁、铜
②Fe与Fe3+在常温下反应生成Fe2+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取该干燥剂少许于试管中,加适量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开始变为黄色又逐渐变为浅绿色,并有气泡产生,最后试管底部剩余有少量未溶解的黑色粉末
取步骤一中未溶解的残渣进行灼烧,在上方罩一只烧杯,一段时间后迅速倒转,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黑色粉末消失,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干燥剂的成分是炭粉(C)、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二中黑色粉末消失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步骤一中溶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019九年级·贵州遵义·学业考试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市售的“自热米饭”带有一个发热包,遇水后可迅速升温至150℃,保温时间达3小时,能将生米做成熟饭。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对发热包非常感兴趣,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1)发热包主要由生石灰、铁粉、镁粉、铝粉、炭粉、氯化钠中的若干种组成。
(2)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均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但后者可溶于NaOH溶液。
【成分探究】取出某品牌的发热包内灰黑色的固体粉末,分成两份。
(1)小吴用磁铁靠近其中一份粉末,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证明粉末中含有______(填名称)。用磁铁将该物质全部吸出后,剩余粉末为样品A;
(2)小周将另一份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后,取部分滤液滴入酚酞试液,滤液变______色,证明原粉末中含生石灰。
(3)除上述物质外,还可能存在镁粉、铝粉、炭粉,对此大家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只存在上述三种中的一种;
猜想二:上述三种同时存在;
猜想三:存在铝粉和炭粉;
猜想四:存在镁粉和铝粉;
猜想五:______
【实验验证】小施用样品A进行实验,流程如图1。向滤液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他观察到开始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来又全部消失,最后得到的是无色溶液E。
   
【实验结论】不溶物D是______(填名称);
结合实验现象讨论后,认为猜想______正确,理由是______
【原理探究】小吴利用如图2装置证明发热包放热主要来自于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加水后发现A中温度迅速升高,B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为______(填名称)。但温度很快下降,说明该反应很快结束,不能长时间保温。
【猜想】大家大胆猜测应该还有其他放热反应存在。
【实验验证】同学们按资料介绍,用铁粉、炭粉和食盐水在锥形瓶中模拟铁的锈蚀实验,不久后发现锥形瓶外壁微烫,并持续较长时间。该现象很好地解释了发热包的保温机理。
【拓展活动】在上述铁的锈蚀实验中未观察到有红色的铁锈产生。老师告诉同学们,铁锈蚀的过程是首先生成一种碱,这种碱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又变成另外一种碱,请写出生成另外一种碱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
2022-04-02更新 | 171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自热食品”是指不依赖电、火等方式加热,用自带发热包加热的预包装食品。国家标准将出台,助推规范发展。
【查阅资料】①发热包中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碳酸钠、铝粒。②铝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探究一:发热包的发热原理
(1)取出自热食品中的发热包加入自带水,发生剧烈反应,迅速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同时发热包内固体物质变硬、结块,分析发热包内的物质可能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发热包上的安全警示图标有“禁止明火”,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小明向使用后的发热包中加入稀盐酸,并对产生的气体展开进一步探究。
探究二:确定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该气体可能是H2;猜想二:该气体可能是_____;猜想三:该气体可能是CO2和H2的混合气体。
【实验设计】设计下图实验装置,对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验证】甲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丁装置中黑色的粉末逐渐变为红___色,试管口有水珠产生,则证明猜想三正确。装置乙的作用是充分吸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拓展应用】通过以上探究,“自热米饭”发热包应____保存,使用后的发热包应包好,按照垃圾分类投放。
2021-05-17更新 | 55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化学兴趣小组对网购的某食品专用发热包(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进行了探究。

请回答探究过程中的问题:
Ⅰ.探究发热原理
(1)氧化钙和水的反应______热量。
(2)查阅资料:2Al+2NaOH+2H2O=2NaAlO2+3H2↑,反应放热。据此推知发热包中碳酸钠的作用是______(利用化学方程式作答)。
Ⅱ.探究发热剂中各成分的质量比
为能够自制发热包,设计如下实验对发热剂的组成进行定量探究。已知下图中B处为两个单向阀;推注射器时A1关闭, A2处打开;拉注射器时,A1打开进空气,A2关闭。

【实验步骤】
①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
②称取5.0 g发热剂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并在其它装置中装入足量的相应试剂。
③……,然后称得F处装置的质量为m1
④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加入足量稀硫酸后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再.....,然后称得F处装置的质量为m2
(3)实验步骤③和④中“……”处操作相同,该操作是______
【数据处理】
(4)基于实验所得数据,可以计算出该发热剂中氧化钙、铝粉、碳酸钠的质量比。5.0 g发热剂样品中氧化钙质量为______
【模拟制作】
将氧化钙、铝粉碳酸钠按以上质量比混合均匀后,倒入无纺布袋中封口,将无纺布袋放入塑料自封袋中密封保存。
【拓展延伸】
(5)取以上自制发热包加水后,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和pH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0 ~500s内,温度升高的原因仅是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
B.0~ 100s内,pH上升的原因仅是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
C.100~880 s内,pH变化的原因是氢氧化钠被铝粉逐渐消耗
D.0~500s内,温度上升逐渐放缓,可能与生成的碳酸钙覆盖在反应物表面有关
2024-05-11更新 | 1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