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碳和碳的氧化物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二氧化碳的制取 > 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6 题号:9554577
同学们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小欣同学发现容器内液体是浑浊的,她很好奇,浑浊液体是什么?于是她和同学们一起将浑浊的液体过滤,得到滤液和固体,并对此展开了探究(溶解于水中的气体成分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
滤液中的溶质以及过滤得到的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大理石中含有SiO2(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可能含有少量的Fe2O3等。
②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能够很灵敏显现出红色。
【猜想验证】
I.经讨论,大家认为滤液中一定含有CaCl2
Ⅱ.小欣同学根据资料中大理石的成分,猜想滤液中可能含有少量________。她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KSCN)溶液,观察到滤液颜色无变化,由此得出结论:小欣的猜想不成立
Ⅲ.小雨又提出猜想,滤液中还可能含有________(填化学式)。请你和小雨一起验证他的猜想。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______小雨的猜想成立

Ⅳ.根据小雨的验证结果,可知过滤得到的固体中含有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小贝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_____ ,小贝同学对制气后剩余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无色透明的滤液,他向滤液中滴入适量的 _____ ,产生了大量的白色垢状物,这是因为溶液中含有 _____ (填化学式)的原因。
(2)若用如图的多功能瓶收集二氧化碳,应从 _____ (填“a”或“b”)端通入气体。

(3)将二氧化碳气体持续不断地通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先变浑浊又逐渐变清。变浑浊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 。又变澄清的原因是什么呢?
【进行猜想】猜想一:难溶于水的碳酸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易溶于水的物质。
猜想二:难溶于水的碳酸钙与 _____ 、二氧化碳共同反应,生成了易溶于水的物质。
【实验探究】小贝同学取少量碳酸钙加入干燥的试管中,然后向试管内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向试管内加入足量的水,振荡后仍然浑浊。接着,向试管中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很快变澄清了,因此小贝得出猜想 _____ 正确。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通入变浑浊的石灰水后又变澄清是因为生成一种易溶于水的物质碳酸氢钙。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
【拓展延伸】上述反应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如溶洞的形成。下列成语中,包含这个化学反应的是 _____ (填写序号)。
A 水涨船高 B 杯水车薪 C 滴水成冰 D 水滴石穿
2020-03-24更新 | 77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及相关性质的探究。
【实验探究1】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
(1)写出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使用下列装置能实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实验探究2】探究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组装好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实验时先迅速注入注射器中澄清石灰水,后注入注射器中稀盐酸实验过程中采集到数据如图2所示。
   
(3)分析CD段压强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图表中压强始终没有达到0kPa,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探究3】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查阅资料:
(5)①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碳酸钠易溶于水。
②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6)进行实验:组装好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先关闭K,从a处缓缓通入600mL二氧化碳,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然后打开K,再次缓缓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可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反思评价:在实验室里,检验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
2024-01-18更新 | 156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干燥的CO2,并对CO2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①装置B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②装置C中试剂X应该选用_______(填字母)。
a.稀H2SO4 b.浓H2SO4 c.KOH溶液
(3)收集CO2并验满。将集满CO2的锥形瓶与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注射器和传感器密封连接,缓慢的将NaOH溶液注入到锥形瓶中,采集信息形成图像。见图。

①检验装置D中CO2已经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②随着反应的进行,锥形瓶中压强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
③反应结束后锥形瓶中的压强保持在40kPa说明_______
(4)取2mL饱和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用4mL蒸馏水稀释,向其中缓慢通入足量CO2。测定反应体系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查阅资料】
材料一:溶液的导电力越强,溶液的电导率越大。
材料二:单位体积溶液中某离子的个数越多,则该离子的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相同浓度的不同离子导电能力不同。
材料三:Ca(OH)2溶于水能完全解离出Ca2+和OH-
CaCO3遇到溶有CO2的水时,能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Ca(HCO3)2,Ca(HCO3)2在水中能完全解离出Ca2+;。
①石灰水中通入CO2气体,溶液的电导率先逐渐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②反应最终电导率的稳定值低于初始值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022-06-17更新 | 14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