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溶液 > 溶解度 > 物质的溶解度 >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题型:实验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3 题号:9811161
以下各图所示是某校兴趣小组测定硝酸钾溶解度的部分操作实况剪。

图A 是给试管中水和硝酸钾固体加热;
图B 是在加热过程中进行搅拌;
图 C是待硝酸钾全部溶解后,将试管从烧杯中取出,停止加热;
图 D是在溶液中插入温度计;
图 E是用玻璃棒轻轻摩擦试管内壁,当溶液中刚出现硝酸钾晶体时,记下温度计上所示温度.请根据上述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当试管中硝酸钾的总量达到 15.5g 时,小组同学分别测出的温度为74.9C,75.0C,75.3C,他们将在实验报告中记录的温度是__.他们进行反复实验的目的是__
(2)如表所示为兴趣小组在实验报告中,设计的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请根据表格中已有数据,分析实验时,试管中盛有水的体积为__,并将表中空格内的相应溶解度填写完整.

试管中硝酸钾的总量/g

5

6.5

8

10

12.5

开始析出晶体时的温度t/C

32.8

39.6

45.8

54.7

64.9

溶解度/g

50

_

_

_

_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1】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要随时控制反应速率,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上图字母序号,下同),要收集干燥的氢气,最好选用装置_______所示方法收集氢气。若改用下图装置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端进(填“a”或“b”)。

(3)兴趣小组的同学模拟潜水艇制取氧气的方法,利用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取氧气。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与盐酸、二氧化碳、水都能发生反应,产生氧气。
【实验探究及现象】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CO2,其发生装置与下图装置连接,一段时间后,I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处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实验分析】①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装置H的作用是________
②I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
【实验结论】经进一步探究可知,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另外一种生成物是碳酸钠,则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020-09-10更新 | 114次组卷
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2】化学课上,老师组织学生对家用除湿盒(如图所示)进行了如下探究。

【资料信息】
I .吸湿区内黑色颗粒是活性炭,白色颗粒是初中化学一种常见物质。使用一段时间后,集水区内有大量液体和少量固体,且气温越低固体越多。
II .已知氯化钙为白色固体,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但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其水溶液呈中性。
【知识应用】
(1)除湿盒内活性炭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异味,利用了其__________性。
【提出问题】白色颗粒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猜想Ⅰ:氧化钙                 猜想Ⅱ:氯化钙
(2)猜想Ⅰ是氧化钙的依据__________(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解释与结论】
(3)小组同学依据实验步骤②的现象__________,得出结论:白色颗粒是氯化钙。
【拓展交流】
(4)同学们查阅到氯化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010203040
溶解度g/100g水59.565.074.5100116
i .集水区内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气温越低固体越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
ii .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除湿盒使用后,对集水区内物质的处理建议是__________
2023-01-05更新 | 139次组卷
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3】4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固体分别放入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拦后并降温至20℃,现象如左图所示,有关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左上图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序号),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_____(填甲或乙)
(2)20℃时14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_____g;
(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上图中A中上层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B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B   上图中B、C、D烧杯里的溶液都可能是饱和溶液
C   从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提纯乙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D   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40℃降温到20℃,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E   20℃时可用40%乙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
2019-05-10更新 | 2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