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 植物的蒸腾作用 > 蒸腾作用的过程及其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9 题号:11423883
如图实验装置,关闭阀门a、b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再将装置移至光下数小时。请回答:

(1)实验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开阀门a,待甲试管集满气体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测。木条能复燃,则该气体是_________
(3)打开阀门b,气体通入乙试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是______
(4)观察发现透明塑料袋内表面有很多小水珠,这表明植物进行了_________作用。
(5)取下叶片A、B,用酒精脱色,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出现蓝色的叶片是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某晴天的上午,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植物的结构和生理活动,做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
   
(1)中午,兴趣小组的同学看到图甲______(填“A”或“B”)试管塑料袋内壁上有较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______作用,实验说明______是植物体进行该作用的主要器官。
(2)下午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根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入袋内,观察到卫生香复燃,说明袋内含有较多的______,该气体是通过______作用产生的。
(3)图乙中,[       ______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蒸腾失水的“门户”,通常情况下,它的开闭受一对半月形的______控制。
2023-03-09更新 | 35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小麦的种子和幼苗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表示用小麦种子探究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如果实验达到预期效果,则乙瓶和丁瓶内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
(2)图二中的①②③表示小麦幼苗的某些生理过程,其中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生理过程是_____(填序号),小麦灌浆期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_____(填序号)。
(3)兴趣小组用小麦幼苗进行了探究实验(图二),先将小麦幼苗放在黑暗处一昼夜,通过_____(填序号)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再用黑纸片将叶片Ⅰ的b部分进行遮光处理,然后把幼苗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摘下叶片Ⅰ,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_____加热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叶片Ⅰ的a、b处的现象是_____,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2021-02-10更新 | 90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葡萄采摘、园林诗会、互动游戏……东营城南(六户)葡乡慢境文旅生活节暨葡萄采摘节于2019年8月31日拉开帷幕,为市民送上一场金秋文旅盛宴。葡萄可生食,也可酿制葡萄酒饮用。繁殖葡萄时,可选择性状优良的葡萄植株,剪取一段带有芽的枝条,将其下部插入湿润、含腐殖质较高、土质疏松的砂壤土中,一段时间后,枝条的下部就可长出不定根,上部发芽,从而发育成一棵新的植株。
(1)材料中葡萄的这种繁殖方法属于_____生殖。(填“有性”或“无性”)
(2)葡萄枝条带有腋芽的成活率高,还是无腋芽的成活率高?为此,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进行探究。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计划:
①材料准备:取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葡萄枝条,将枝条下端均切成斜向切口,这样可以增加枝条吸收(水分、无机盐)面积。
②分组:A组枝条保留2~3个腋芽;B组枝条_________________,分别挂上标签。
③将A、B两组的茎段按同样的要求插入土壤中,在适宜且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培育。
观察记录:培育一段时间后,比较A、B两组茎段新叶和生根的数量,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实验结果为_____ ,则说明带有腋芽的枝条成活率高。
(3)葡萄的枝条生根成活后要及时灌溉,根吸收的水分是沿着_____运输到植株各处的,运输的动力是由____ 作用提供的。
(4)葡萄中可食用的部分是由_____发育而成,其内含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能预防人患坏血病。
(5)有一种细菌能够侵染葡萄的木质部,最终引起葡萄大面积死亡。科学家成功将一种蚕的基因植入葡萄种子的胚中,培育出的植株能够产生一种抵抗该病菌的蛋白质,该生物技术被称为_____
2022-05-18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