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42 题号:14041480
为了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兴趣小组把等量且完好无损、不处于休眠期的小麦种子分别放在3个相同的容器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种子萌发的结果。(注:PH值越低,溶液的酸性越强)
容器种子数量PH值温度(℃)萌发情况
1号30粒清水25
2号30粒PH值为5的“酸雨”25
3号30粒PH值为3的“酸雨”25

(1)实验研究的变量是___________
(2)小麦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___________
(3)据实验设计推测,你认为萌发最少的是容器___________
(4)全球性环境问题除了酸雨外,还有由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引起的___________,为了解决这一环境问题,世界各国正在积极研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比如植树造林,通过绿色植物的___________(填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维持碳一氧平衡等。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不久以前,市近郊一养鱼专业村,村民们不断发现鱼塘里的鱼大面积集群死亡,村民们弄不清鱼死亡的原因。一时间,出现各种迷信传言,也有的村民不相信传言,为了弄清鱼的死亡原因,便拨打了晚间新闻热线,求助相关部门。经过相关部门的调查,发现鱼集群死亡的原因是鱼塘的水质变坏所致。请你设计一个科学实验,来探究该村鱼塘的水质是否会影响鱼的生存。
(1)若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提问,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
(3)你的探究实验中控制的变量为__________
(4)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取两个完全相同的养鱼盆,贴上甲、乙标签;
b甲盆盛足够的该村鱼塘的水,乙盆盛等量的适合该村所养殖的鱼能健康生活的水,并分别往甲、乙两鱼盆中各放入十条健康状况相似的_____________
C养殖一段时间并观察。
(5)根据你的实验设计,预测你的实验结论为:
①若甲乙两盆中的鱼均能__________(填“正常”或“不正常”)生活,则说明此鱼塘中的水质不是导致鱼集群死亡的原因。
②若甲乙两盆中的鱼均死亡,则说明鱼的集群死亡与水质无关,可能存在其它原因。
③若甲盆中的鱼全部死亡,乙盆中的鱼生活正常,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2-30更新 | 69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下表为探究“小麦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和结果,据表回答:

组别

种子数量

(粒)

环境条件

萌发数量

(粒)

光照

空气

水分

温度

100

有光

充足

适量

18℃

93

100

有光

充足

适量

0℃

2

100

无光

充足

适量

18℃

90

(1)用甲组和乙组进行对照,变量是______
(2)用甲组和丙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如果维持环境条件不变,丙组萌发的种子不能长成正常的植株,原因是它无法进行______,从而缺乏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有机物。
(3)小麦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储存在种子的______中。
(4)小麦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的______,这与根吸收水分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2023-06-02更新 | 62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有同学提出,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呢?于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予以完善:

(1)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应来自_________,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
②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创建三个小岛A、B、C,小岛间用两根小木条连接起来(如图),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小岛。
③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上_________,观察蚂蚁的行为。
④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间的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⑤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如香水),观察蚂蚁的行为表现。
(2)实验结果:
步骤③:蚂蚁会沿着B、C岛之间的“桥”到达C岛,获取食物。
步骤④:蚂蚁会沿着对换后的“桥”_________.步骤⑤:蚂蚁的行动_________
(3)实验结论:蚂蚁依靠_________进行通讯。
(4)实验拓展:请就该实验再提出一个具有探究意义的其他问题:_________
2020-10-16更新 | 1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