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5 题号:14222874
蚯蚓是生活在土壤中的一种生物,它的食性很特别,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下面是某生物小组对于蚯蚓的研究,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蚯蚓属于动物,分类依据是_________;按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归类,蚯蚓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
(2)探究实验一:蚯蚓是否喜欢湿润的土壤呢?王晓同学将20条蚯蚓放在干土与湿土之间,每隔2分钟记录干土和湿土中的蚯蚓数量,其统计结果如下表:

统计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湿土中蚯蚓(条)

4

5

7

9

10

12

16

18

19

20

干土中蚯蚓(条)

4

4

3

3

2

2

1

1

0

0


①该实验可以证明蚯蚓适宜生活在_______的土壤环境中。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
②还有六位同学和王晓做了同样的实验,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可信,应该对这六组实验结果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
(3)探究实验二:蚯蚓对环境是否有影响?生物小组按照课本P22进行了探究,装置如图所示。在甲乙两只烧杯中都先铺一层湿土,再铺一层细沙,细沙上面再铺一层湿土,每铺一层后都要整平、压实,并在烧杯外用笔画出沙和土的分界线,分别投入菜叶,甲中放蚯蚓,乙中不放蚯蚓,烧杯杯口盖上玻璃板并留有一定空隙,在黑暗处放置几天后观察现象。

①设置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②铺土时,铺放土壤要一层湿土一层干土间隔放置,这样设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为了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并上网查找了如下材料:①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②食物入口,首先要经过牙齿切断、撕裂、磨碎,同时舌把食物与唾液搅拌混合,形成食团容易下咽。③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促使淀粉分解。④淀粉遇碘变蓝。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1

2

3

4

5

馒头屑或馒头块

适量馒头屑

适量馒头屑

适量馒头块

适量馒头屑

唾液或清水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温度

37℃

100℃

0℃

加入碘液

2滴

(1)要探究牙齿的研磨作用对淀粉分解的影响,应该选用______________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2)若将1组和2组进行对照,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变蓝,这组对照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馒头的量、唾液或清水的量、碘液的量等要相同,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若要利用1组、4组和5组进行对照实验,可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影响,请对上表实验方案中的①②两处进行补充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03更新 | 42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草履虫是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常被用作生物学以及环境科学的研究材料。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光照条件对草履虫数量影响的实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等量的草履虫分别放入6支盛有200毫升培养液的三角瓶中,分成两组,3支装置放在光照下培养,3支放在黑暗处培养,其他条件应_____且适宜。实验过程中发现草履虫大多聚集在培养液的表层,其原因是_____
(2)实验连续进行9天,每天记录各组三角瓶中草履虫的数量,并计算每组的_____,最终依据得到的实验数据绘成曲线图1、2。

(3)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光照还是黑暗条件下,草履虫数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在培养初期,其数量快速增多,是由于草履虫以_____的方式进行生殖的结果;但数量达到一定的值后,又会下降。根据图1、图2判断,_____条件下容易获得更多数量的草履虫。
(4)草履虫常以水体中的细菌为食,食物通过图3的[③]口沟进入细胞,形成[  ]_____,([       ]内填写代码,横线上填写对应的结构名称,下同)经消化后由[  ]_____排出体外,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因此它们常用于环境科学的研究。
2020-09-02更新 | 46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年龄在降低,青年患病人数在增加。能量摄入过多、运动量过少引起的肥胖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危害因素。某科研团队为了研究游泳训练是否有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体型、体重大致相同的同龄健康雄性大鼠50只,培育并筛选出实验所需的健康大鼠15只(A组)和糖尿病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B、C两组)。
②连续三天测量所有大鼠的空腹血糖,并计算各组的平均值,结果如图所示。
③实验开始,各组都正常饲养。C组大鼠每天连续游泳训练90min:A、B两组大鼠不进行游泳训练。实验持续8周后,连续三天测量所有大鼠的空腹血糖和空腹血清胰岛素,计算各组的平均值,结果如下表。

8周后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平均值

组别

大鼠健康情况

空腹血糖平均值(mmol/L)

空腹血清胰岛素平均值(μU/L)

A

健康大鼠

5.61

26.45

B

糖尿病大鼠

15.31

13.90

C

糖尿病大鼠

8.15

21.15

(1)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__
(2)胰岛素具有调节______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的功能,从而降低血糖。
(3)分析实验结果8周后空腹血糖平均值变化最大的是______组,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4)提高本实验结果可靠性的措施有: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5)除了加强体育锻炼,对糖尿病的预防措施还有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022-12-19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