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1 题号:15349036
如图是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瓶内均装入澄清的石灰水,请分析回答:

(1)要向瓶中通入气体,你认为应该选择______(直管或弯管)。在实验时,应向甲瓶通入一定量的______,向乙瓶通入等量的普通空气。
(2)经向两瓶内分别通入气体后,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______瓶;另外一个瓶起到______作用。
(3)本实验可以证明______
(4)人体吸进气体中的氧在组织细胞的______处被利用,同时产生______气体。
(5)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23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明确指出“严厉打击盗挖黑土、电捕蚯蚓等破坏土壤行为”。蚯蚓俗称“地龙”,又有“生态系统工程师”的美誉,某校课外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蚯蚓的运动和对土壤的影响,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请分析回答:
实验一:探究蚯蚓的运动
将两条长短、粗细、体重相同、个体粗壮的蚯蚓分别放在玻璃板上(图甲)和硬纸板上(图乙),观察两条蚯蚓在两分钟内各自的爬行速度,重复做三次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爬行速度/(cm/min)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玻璃板243
硬纸板8106

(1)本实验中,对重复实验得到的数据,应该取______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观察蚯蚓运动的过程中,为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蚯蚓对土壤的影响。选取A、B两个圆柱形的器皿,进行如下操作:
器皿A器皿B器皿
步骤1向容器内装入三种不同颜色且有一定湿度的土壤,每装一层均稍加按压,三层土的总体积约占容器的2/3
步骤2放入1条生长健壮的蚯蚓不做处理
步骤3容器口处盖一盖板,并留出一点的空隙容器口处盖一盖板,并留出一点的空隙
步骤4放一定的腐烂叶片,放在阴暗处3天,观察记录
现象三层土壤混合在一起三层土壤没有混合在一起

(4)表中的操作有一项不合理,请指出并改正________
(5)请完善上表①处的实验操作_________
(6)蚯蚓被中央文件点名保护,与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密不可分。请举例说明蚯蚓为自然界和人类做出的贡献: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024-04-21更新 | 61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自然界中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动物通过各种行为可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当的反应,有利于其生存和繁衍。某研究小组通过模拟捕食者对非洲蜡蜍的攻击行为,研究非洲蟾蜂的躲避策略。该研究小组分别从0°、45°、90°方向对10只蟾蜍抛拥易拉罐(如图),以模拟捕食者从不同方向对其进行攻击,观察并记录采取不同躲避方式的蟾蜍的只数,结果如表所示。请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捕食者来袭方向

蟾蜍躲避方式

0°方向

45°方向

90°方向

静止不动

4

1

0

退缩

4

X

0

跳跃

2

7

10


(1)蟾蜍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主要是因为蟾蜍的__________离不开水;成体用肺呼吸,用__________辅助呼吸。蟾蛛通过运动躲避敌害保护自己,这种躲避敌害的行为叫做__________行为。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实验中抛掷的易拉罐颜色、大小应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
(3)表格中X处应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本次探究使用了10只蟾蜍而不是1只是为了__________
(4)某中学校园内蟾蜍泛滥成灾,生物社团成员自告奋勇捕捉一些蟾蜍放生到公园里,你建议他们应该从__________方向容易捉到蟾蜍。
2022-11-22更新 | 59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其防治”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
资料1: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中腐烂后,其中含有的汞、铅、铜等有害物质会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2: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等方面有显著效果。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下表)
项目ABCDE
加无污染河水的量(ml)10001000100010001000
加7号废旧电池的数量不加1节2节2节2节
加满江红的量不加不加不加15g30g
同种且生长状况一致的小鱼数量(条)11111
小鱼存活的平均时间(天)1553810

结合上述有关内容,请完善下列探究活动:
(1)表中A和B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满江红能否净化被废旧电池污染的水质,则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对照实验。(写出一组即可)
(3)该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有明显的不足之处,请你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反思
(4)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靠______________繁殖后代。
(5)满江红生活在水中,能净化水质。
(四)交流讨论
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乱丢,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以便集中无害化处理。
2021-01-24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