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人 >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 气体的交换与运输 >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题型:综合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186 题号:1599047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简称“新冠肺炎”。目前已在全球大范围流行,我国的疫情控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图一为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新型冠状病毒,仅由______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新型冠状病毒会导致患者的肺部深处分泌大量黏液。据图二分析,黏液会影响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______,影响人的正常呼吸。
(3)据研究“新冠肺炎”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等途径传播。因此钟南山院士倡议:人们在公共场所、外出时应正确佩戴口罩。图三中口罩的佩戴方法是错误的,是因为从传播途径上来分,“新冠肺炎”属于______传染病(填传染病种类)。
(4)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对于患有“新冠肺炎”的人采取紧急隔离措施属于______
(5)人体完好的皮肤对“新冠肺炎”的病原体具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唾液中的溶菌酶也能破坏许多种细菌的细胞壁,使细菌溶解。从免疫的角度来看,以上免疫类型属于______免疫。为预防“新冠肺炎”,政府有计划在为广大群众接种疫苗,在免疫学上,接种的疫苗相当于______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困难 (0.15)
真题 名校
【推荐1】人体血液日夜奔流在血管中,把各器官、系统联系在一起。下图甲、乙、丙、丁代表人体的不同结构,①②③④代表丙中的四个腔。据图回答:
      
(1)外界吸入的氧气经过甲的气体交换,使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______血,最先到达丙中的[_____](填序号),再由与心脏相连的_______(填血管名称)输出,到达丁后供细胞利用。
(2)从外界获得的淀粉,在图______所属的器官中最终被消化吸收。吸收的营养物质要运输到丁,依次经过的结构顺序是:乙→_________________→丁(用“甲”、“丙”作答)。
(3)丁中的血液经过肾小球的______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排出______、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
2019-06-25更新 | 1340次组卷
综合题 | 困难 (0.15)
【推荐2】2021年3月15日,一场沙尘暴突袭北方,多地黄沙漫天。中央气象台将沙尘暴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这是近10年来影响我国最强的沙尘天气过程。截止16日上午8时,自北南下的沙尘天气过程仍将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甘肃、陕西、宁夏、新疆中南部等地空气质量维持重度至严重污染水平,给大家的出行以及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如图是人体部分生命活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人外出时因为吸入过多的颗粒物而引发支气管炎,此时他的血液中_____的含量会明显升高。医生在患者手部静脉注射药物,那么,药物到达病变部位前首先经过图二中心脏的[     ]_____。从图一可以看出,人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是肺泡,它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内的气体b通过_____作用进入血液。
(2)治疗期间医生建议患者饮食以清淡为主,同时注意蛋白质的补充,蛋白质最终在图四的③中被分解为_____,通过小肠吸收并输送到脑的过程中,该物质经过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是_____(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
(3)医生检查该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葡萄糖,可能是图三中[     ]_____的功能发生异常所导致的。请你写出图三①中的葡萄糖暂时离开血液又回归血液的途径:①→_____→毛细血管(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
(4)肺泡壁、肾小囊内壁、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等结构都是由一层细胞构成,利于物质交换,这充分体现出_____________的生物学观点。
(5)沙尘天气造成的空气污染非常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请列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合理即可)。
2021-06-10更新 | 405次组卷
综合题 | 困难 (0.15)
【推荐3】若呼吸道被异物阻塞,危急情况下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实施救助(如图一),图二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C、D表示物质,①、②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异物堵住气管时,会影响图二中的[ ]________________过程,导致呼吸困难。
(2)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是通过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压迫两肺下部,使肺内气压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推动异物经过气管→喉→__________→口腔,最终排出。
(3)进食时嬉笑打闹,容易造成呼吸道阻塞,原因是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________口,使食物误入气管。
(4)呼吸道通畅后,空气进入肺,气体通过________作用实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完成交换至少需要经过_____层细胞,图二所示D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丙血管内流___________血。
(5)为预防异物进入呼吸道,生活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5-04更新 | 1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