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人 >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 血流的管道---血管 > 动脉
题型:资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0 题号:16345137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人体具有极为精细而复杂的结构,各组成部分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其中,血管是人体的“生命线”,一旦出现异常,便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动脉硬化是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全球每年约有2000万人因此而死亡。动脉硬化的发展过程如下图所示。

动脉硬化是一种缓慢进行性疾病,患病初期没有明显症状,随着年龄增长、硬化程度加深,受累器官就会逐渐出现相应症状。冠状动脉起于主动脉基部,是为心肌细胞供血的动脉,若发生硬化,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脑动脉硬化可引起脑缺血、脑梗塞或脑血管破裂出血;肠系膜动脉硬化可表现为饱餐后腹痛、消化不良、便秘、便血、麻痹性肠梗阻等。
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遗传因素,其他诸如吸烟、喝酒、肥胖、缺少体育锻炼、压力过大等也会引起动脉硬化。改善生活方式,远离这些致病因素是预防动脉硬化的重要措施。

(1)动脉是将血液______填(“运出”或“运回”)心脏的血管,血液流速较______,对血管壁的压力大,容易引起管壁内皮损伤。在此基础上,血液中的______从受损处进入血管壁沉积,是导致动脉硬化的重要原因。
(2)心脏主要由______组织构成,是运输血液的“泵”。心肌细胞通过______作用为其收缩过程提供能量。心肌细胞分解的有机物是通过右图中[③]______动脉运输而来的,该血管病变会使心肌缺血,影响心脏的功能。
(3)脑细胞对缺氧非常敏感。正常情况下,由呼吸系统吸入的氧气会通过图中的[        ]______到达左心房,再经________、主动脉、脑动脉到达脑部的________,进而为脑细胞供氧。脑动脉梗塞有可能导致脑细胞死亡。
(4)结合文中信息分析,下列关于动脉硬化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动脉血管分布广泛,不同部位的动脉硬化,会引起不同器官功能异常
b.一般中老年人才会出现动脉硬化的症状,青少年不需要关注和预防
c.遗传因素是动脉硬化的致病因素之一,有家庭病史的人应关注该病的预防
d.合理膳食、积极锻炼有利于预防动脉硬化
21-22七年级下·北京西城·期末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一期《养生堂》节目给大家带来了这样一个病例:2022年的一天,身体强壮的孙先生中午起床时突然感觉胃疼,在吃了胃药和速效救心丸没有缓解,于是去了医院,没想到做完检查就因为病情严重失去意识,紧急转院、手术、40多天ICU重症护理……苏醒过来的孙先生终于知道,原来自己经历了一场特殊的心梗,由于心脏中的“承重墙”(室间隔)坍塌,把自己置于生死的边缘!而导致室间隔破裂的原因,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前降支堵塞造成的,“前降支”是左冠状动脉的一个分支。左心室的血液供应有50%来自于左前降支,左前降支主要供血区域为左室前壁和室间隔。因此前降支一旦发生心梗,影响面积大,造成后果严重,抢救不及时往往致人死地(如图2所示)。作为预防,除了避免饮食和生活不规律,也应该积极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帮助身体打开和建立侧支循环。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1)心脏的“承重墙”(室间隔)破裂或穿孔就会由于左心室的__________血和右心室的__________血的混血现象,导致运输氧气能力降低。
(2)120急救车到来之前孙先生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药物被舌下毛细血管吸收,经过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图1中心脏四个腔的[     ]__________中,为其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3)结合图1、图2可以得出:“承重墙”倒塌大多是因为左冠状动脉出现堵塞,从而影响心脏壁最厚的[     ]__________的血液供应,使其心肌细胞缺少氧气和养料,成为坏死的心肌,进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的供血。
(4)微创换瓣是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发现孙先生的心脏左心室舒张时,动脉瓣膜关闭不严,导致血液倒流。医生采取微创换瓣手术为其治疗,先从孙先生大腿的股动脉处切开一小口,利用动脉通道将治疗仪器沿着股动脉上行,准确送达该动脉瓣进行手术,到达动脉瓣之前的血管是[     ]__________(填图1中血管名称)。
(5)孙先生康复出院,养生厨房给他推荐了护心菜“花椒芽拌竹笋”,这个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维护心血管弹性有重要作用,我们人体的三种血管中__________血管壁的弹性最大。
2023-05-03更新 | 65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早在1800多年前,古罗马名医盖伦就提出:血液的流动是以肝脏为中心的,血液流动如潮水一样一阵一阵地向四周涌去,到了身体的四周后就自然消失。由于当时盖伦是医学界的最高权威,因此人们认为这是不容置疑的真理。
直到17世纪初,英国医生哈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又做了大量的研究:用丝带扎紧人的上臂时,发现丝带靠肘的一端有血管鼓起,在近肩部的一端也有血管鼓起;用探针从离体心脏的右心室伸入肺动脉,可以通畅地进入肺,用探针从大静脉伸入右心房,再入右心室,也很通畅;用探针从肺动脉伸入右心室很困难,丛右心室伸入右心房也受到阻碍。通过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动物实验,哈维认为心脏里的血液被推出后,一定进入了动脉;而静脉里的血液,一定流回了心脏,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液是相通的。
后来,意大利人马尔比基用显微镜观察到了连通于动脉与静脉的微小血管,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哈维提出的理论。
(1)盖伦提出的血液如潮水一样流动,其动力实际来自于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知识推断:丝带靠肘的一端鼓起的血管是___________近肩部的一端鼓起的血管是___________
(3)资料中的划线部分能证实心脏中存在的结构是___________,其功能是___________
(4)马尔比基观察到的微小血管是___________这验证了哈维在资料中体现的___________观点。
2022-08-19更新 | 97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人体具有极为精细而复杂的结构,各组成部分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其中,血管是人体的“生命线”,一旦出现异常,便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动脉硬化是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全球每年约有2000万人因此而死亡。动脉硬化的发展过程如图1所示。
   
动脉硬化是一种缓慢进行性疾病,患病初期没有明显症状,随着年龄增长、硬化程度加深,受累器官就会逐渐出现相应症状。冠状动脉起于主动脉基部,是为心肌细胞供血的动脉,若发生硬化,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脑动脉硬化可引起脑缺血、脑梗塞或脑血管破裂出血;肠系膜动脉硬化可表现为饱餐后腹痛、消化不良、便秘、便血、麻痹性肠梗阻等。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遗传因素,其他诸如吸烟、喝酒、肥胖、缺少体育锻炼、压力过大等也会引起动脉硬化。改善生活方式,远离这些致病因素是预防动脉硬化的重要措施。
(1)动脉是将血液______填(“运出”或“运回”)心脏的血管,血液流速较快,对血管壁的压力大,容易引起管壁内皮损伤。在此基础上,血液中的______从受损处进入血管壁沉积,是导致动脉硬化的重要原因。
(2)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是运输血液的“泵”。心肌细胞通过______作用为其收缩过程提供能量。心肌细胞分解的有机物是通过如图2中[______]冠状动脉运输而来的,该血管病变会使心肌缺血,影响心脏的功能。
(3)结合文中信息分析,下列关于动脉硬化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动脉血管分布广泛,不同部位的动脉硬化,会引起不同器官功能异常
B.一般中老年人才会出现动脉硬化的症状,青少年不需要关注和预防
C.遗传因素是动脉硬化的致病因素之一,有家庭病史的人应关注该病的预防
D.合理膳食、积极锻炼有利于预防动脉硬化
2023-08-12更新 | 1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