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4 题号:16927519
小聪是我校八(5)班的一名学生,平时爱好学习,又喜欢动脑筋,课余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他在学习完“植物的生殖”以后,他带着好奇心对家里的种植马铃薯生长和繁殖产生兴趣,于是他便挑选出两个最大马铃薯并将其切成许多小块进行种植。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便发现种植的马铃薯块有的长出了芽,有的没长出芽。他将马铃薯块取出比较,惊讶地发现了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
(1)你认为他发现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是______。
A.马铃薯块死了B.马铃薯块没有带芽眼
C.马铃薯块太小D.马铃薯块没有根
(2)为了验证该原因是否成立,小刚又重新进行了实验。
①取两个盛有潮湿的、肥沃土壤的花盆,分别编号为甲、乙。
②将挑选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若干,分成两组,将______种在甲花盆内,将______种在乙花盆内。将两花盆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
③你认为他将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的原因是______
④预计______花盆中的马铃薯块茎会萌发成幼苗,小刚设置甲乙两花盆的目的是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下图为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装置图,先向两试管中加入2毫升浆糊进行下述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实验步骤的正确排序为__________
(2)在步骤①中,向2号试管中加入2mL唾液,再向1号试管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以便形成对照。加入不同的液体后,要轻轻搅拌,目的是模拟__________,使试管中的物质充分混合。
(3)为了模拟人体口腔内温度环境,步骤②中大烧杯中水温应为__________℃,10分钟后取出试管,分别向两支试管内滴加2滴碘液,轻轻振荡试管,在理想的状况下,1号试管内的颜色__________,2号试管内的颜色__________(后两空选填“变蓝”或“不变蓝”)。
2022-09-28更新 | 46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小明设计了2个实验来探究蚯蚓:
第一个实验是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取2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2瓶中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观察一段时间后。请回答:
(1)哪瓶中的蚯蚓蠕动能力会明显减弱?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
第二个实验是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实验中小明把五条蚯蚓放在光滑的物体表面上,重复几次,并观察记录。
(3)请你指出小明第二次实验中的一处不足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如果让你去挖蚯蚓,应该选择的环境是:_________
A.清澈的小河       B.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        C.湿润的土壤       D.干燥、疏松的土壤
(5)实验完成后,应将蚯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4-17更新 | 149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实验探究
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科研人员选择微塑料A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小鼠数量(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

(g/只)

20

?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20

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

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2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


(1)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2)甲组的实验方法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组选用小鼠的数量是20只而不是1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__________功能,导致他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由此可得出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
(4)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______________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微塑料在自然界最终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请你提出2条减少塑料制品污染的建议:____________
2022-10-11更新 | 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