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和生物圈 > 了解生物圈 >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 题号:16949057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荞麦是我国三大蜜源植物之一,在我国有数千年栽培历史。养麦花在温度较高地区多为红色,温度较低地区多为白色。大面积种植养麦可促进养蜂业发展,还可以提高养麦结实率。养麦的果实为瘦果,其果皮俗称“莽麦壳”。
(1)据资料分析,影响养麦花色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
(2)养麦要结出果实,须经过开花、传粉和_____________的过程。
(3)从分类上看,荞麦属于种子植物中的_____________植物。
(4)荞麦的果棱圆状和果棱尖状是一对相对性状。分析下图,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选填“果棱圆状”或“果棱尖状”),如果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B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b表示,则子代中果棱圆状的基因组成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

亲代

果棱尖状×

果棱尖状

(杂交)

子代

果棱尖状

果棱圆状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风景优美的大洲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金丝燕的栖息地。“东方珍品”大洲燕窝就产于此。金丝燕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气囊辅助肺呼吸。调查发现,由于过度采集燕窝,金丝燕已处于极度濒危状态。请据资料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类型看,大洲岛周围的海域属于______生态系统。
(2)大洲岛海域生长着丰富的藻类资源,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影响藻类的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从阳光、温度和盐度中三选一)。
(3)退潮后,露出栖息在礁石上的各种动物,它们与环境融为一体,不易被发现,这说明生物能够______环境。
(4)大洲岛物种虽丰富但数量较少,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旦被破坏将难以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______的。
2022-12-09更新 | 5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着环境;同时生物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请用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现象。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诗句中表明了____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2) 有一种哺乳动物,其体形较大,但是尾、耳朵、鼻端都较为短小,它适于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这一事例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揭示了动物之间的____关系。
(4) 水生生物大多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而150米以下几乎没有生物生存。
请你分析:没有植物的原因是____;没有动物的原因是____
2020-04-09更新 | 9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一组填空:
(1)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其中____ 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
(2)瑞典科学家______ 创立了生物命名法,被称为生物分类学之父,在他的基础上科学家们将生物分类系统进一步细化按照大小从属关系可排列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3)种内关系是指同种生物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既有互助,也有________
(4)生物的特征表现为应激性、_______、繁殖、_______等。
2018-10-18更新 | 1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