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35 题号:17707063
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为了解学生课桌表面和手机表面的细菌分布情况,请完成如下探究实验。(提供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经高温灭菌)多个、无菌棉棒、放大镜、标签纸等材料)
(1)提出问题:手机表面比课桌表面分布的细菌数量更多吗?
作出假设:______
(2)设计实验:
①在标签纸上标出组别、实验日期、编号(1、2、3),将标签纸贴在培养皿的底面。
②用不同的无菌棉棒依次蘸取手机表面和课桌的表面处,分别在1号和2号培养基上轻轻涂抹,3号培养基不作处理,在实验中起______作用。
③将三个培养皿放在______且适宜的恒温环境下培养。经过相同时间后,用放大镜观察三个培养皿______数目,分别记录为a(手机表面)、b(课桌表面)、c(不作处理)。
(3)若你观察到的实验结果为a>b>c时,得出结论是______
(4)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需设置重复实验,并取实验数据的______值。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容易 (0.94)
【推荐1】探究实验题为什么“鱼儿离不开水”?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鱼类离开水后不能进行呼吸的原因而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备20条大小相近的活鲫鱼,分成甲、乙两组,甲组15条,乙组5条。
②将甲组全部放入清水中,发现所有鲫鱼的鳃都是由5对鳃片构成的,在水中5对鳃片之间完全可以相互分离。另外,鲫鱼的每一个鳃片主要是由大量很细的鳃丝组成,而每一根鳃丝又是由许多更小的鳃小片构成。鳃小片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用来进行气体交换。
③乙组全部从水中捞起,发现鳃小片离开水会相互粘连在一起,5对鳃片也会互相粘连。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
(2)该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组。
(3)该实验的操作不当之处是_____
(4)根据上述现象可知:鱼离开水后,_____,阻碍了鱼的气体交换过程。
(5)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022-11-26更新 | 71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容易 (0.94)
【推荐2】酸雨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科学家研究不同pH的酸雨和不同喷淋方式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配制不同pH的等量模拟酸雨,分别采取分次喷淋和一次性喷淋的方式喷淋小白菜幼苗,用超纯水作为对照组(CK),以小白菜的干重作为观测指标。将大棚内的土地分为大小相同的多个小区,每个pH的酸雨喷淋5个小区。测定结果如下图。

(1)根据研究目的,以喷淋方式为实验变量,提一个研究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一喷淋方式时,不同pH的酸雨对小白菜干重的影响是:酸雨的pH越小,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个pH的酸雨喷淋5个小区,在实验设计中属于设置________
(3)比较不同喷淋方式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应保证除喷淋方式外,其他条件均__________;根据图示,采用____________方式对小白菜生长比较不利。
(4)本实验结论揭示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是:酸雨pH越________,单次喷淋量越________,小白菜干重降低越明显。
2021-10-21更新 | 396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容易 (0.94)
【推荐3】请根据以下材料,完成有关的探究实验:
资料一:繁殖期间的雄性三刺鱼腹部会变成红色,相互间经常发生猛烈的搏斗。
资料二:身穿红色衣服的人经过鱼缸时,鱼缸中腹部变红的三刺鱼会出现攻击行为,而对穿非红色衣服的人无反应。
为了探究引发繁殖季节的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生物实验小组将自制的4种模型分别投入到4个鱼缸中(内有大小基本相同的繁殖期间的雄性三刺鱼各1条),观察三刺鱼的反应情况.模型形状与颜色和三刺鱼的反应情况见表:

鱼缸

模型

三刺鱼的反应

1号

三刺鱼外形,腹部灰褐色

无反应

2号

三刺鱼外形,腹部红色

有攻击行为

3号

鲳鱼外形,腹部灰褐色

无反应

4号

鲳鱼外形,腹部红色

有攻击行为


(1)如果作出的假设是“红色是导致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验证该假设的最简单的实验组合是____号和____号。
(2)1号和2号、3号和4号两组对照实验的变量都是____________
(3)雄三刺鱼的攻击行为是由它体内的_______物质所决定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行为。
2022-12-26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