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 题号:18481310
某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如图所示),用来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必需原料”(友情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请回答问题:

(1)此方案设计不严谨,还应增设对照组,对照组的玻璃钟罩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应换成等量_______________,其他保持不变。
(2)“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__________________运走耗尽。
(3)实验过程中,步骤③的装置中,小烧杯内盛有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步骤④中叶片的颜色不变蓝,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组成员实验结束后有所感悟,认为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大气中的____________平衡。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如图放置好后,光照2-3小时。取下叶片A和B,去掉叶片中的叶绿素,然后用碘液分别进行检验。

(1)该试验设计探究的问题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_____作原料。
(2)实验中,A对B起_________作用。
(3)25%的氢氧化钠溶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4)用碘液分别检验后,不能变蓝的叶片是_________,说明它没有进行
2016-11-18更新 | 113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将盆栽银边天竺葵(叶的边缘不含叶绿体,呈白色,如图“甲”处)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再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图“乙”处)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放在阳光下照射数小时后,将此叶片经脱色处理,最后滴上碘液,结果“甲”、 “乙”两处不变蓝,其余部分变蓝(图“丙”处)。请回答:
   
(1)滴上碘液,“丙”处变蓝,证明该处进行了光合作用,说明该作用产生了_______等有机物。
(2)滴上碘液,“乙”处不变蓝,说明_____是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3)滴上碘液,“甲”处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
(4)“乙”处和“丙”处做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
(5)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说明了植株的生活需要水和_______
(6)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024-01-15更新 | 21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生物课外小组同学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备一盆银边葵,用两个黑纸片从一片叶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叶片A),并用盛有固体氢氧化钠的袋子将叶片B封装;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取下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 。请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给叶片脱色所用试剂为_____,该试剂可有效溶解_____,使叶片变为黄白色。
(2)试剂操作后,发现所有叶片的绿色区域滴加碘液后均变为蓝色。这是由于在实验之前未对植物进行_____
(3)修订实验方案并重新实验后,发现变蓝的区域为甲乙丙丁中的_____ (填写编号)。
(4)实验中,甲乙两处的对比说明了_____;实验中_____两组对比说明了光是植物产生有机物必不可少的条件;叶片B与乙对比所呈现的现象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为_____
(5)通过叶片_____(请填写字母A、B)的启发,同学们建议农民伯伯可在大棚中适当延长光照时间。除本建议外,请你也根据本实验为农民伯伯提出增产建议:_____
2021-01-10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