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人 > 人体的营养 > 消化和吸收 > 食物的消化过程
题型:资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55 题号:18803613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既有分工又协调配合。下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系统,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④⑤表示生理结构。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中,胸廓容积增大时,人体处于_______(填“吸气”或“呼气”)状态。
(2)B系统中,食物中的脂肪最终被分解为甘油和_____,参与其消化的消化液有胆汁__________,消化后的营养成分经过程③_____进入C系统,经运输首先到达心脏的_____
(3)C系统运输的营养物质最终供给人体各组织细胞利用,细胞中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放出_____,用于_____和维持体温。
(4)在D系统中,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由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_____作用,形成原尿,原尿又由_____的重吸收作用,形成_____。如果⑤发生病变,通透性增大,患者不仅尿量增加,而且尿液中会出现_____和大分子蛋白质;原尿流经④时,正常情况下会被全部重新吸收的成分是_____

相似题推荐

资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科学思维】2021年5月17~23日是第7届“全民营养周”,其传播主题为“合理膳食营养惠万家”。请分析以下资料作答。
资料一据教育部统计,虽然2016~202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呈现逐步提升的趋势,各学段学生超重和肥胖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膳食结构依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某兴趣小组收集到的不同人的饮食状况如图所示。

资料二面粉中除淀粉外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钾、锌、镁、钙)等,某研究所分析了取自同种小麦三个不同部位的面粉样品,颜色和营养素成分如表所示。

小麦粒的取粉切面图
样品颜色维生素/(mg/100g)无机盐/(μg/g)
B1B2B3蛋白质/%
①号最白0.070.010.061201155178484511.8
②号次白0.170.020.061407254212715512.9
③号最暗0.270.020.071626355237922014.1
(1)【归纳与概括】资料一的数据表明,不同人每天摄入的食物比例是不同的,饮食中________(填字母)的摄入量多,更容易肥胖。这是因为这类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能量。
A.粮谷类和肉类B.蛋、豆制品和肉类
C.水果、蔬菜和粮谷类D.肉类和水果、蔬菜
(2)【演绎与推理】下列对于资料二中图表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4分)
A.取粉部位越靠近外侧,颜色越暗
B.维生素在三种样品中的含量为①号>②号>③号
C.面粉中无机盐的含量与其取粉部位有关
D.蛋白质是小麦粉最主要的营养素
(3)【解决问题】面粉中富含的淀粉被食用后在消化系统内最终被分解成____________。面粉是否越白越好?____________(填“是”或“否”1分)。从平衡膳食的角度分析,你对父母购买面粉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粉的颜色深浅还与出粉率有关,出粉率越高,颜色越深。100千克小麦磨出80千克的面粉比磨出70千克的面粉颜色____________
2022-04-18更新 | 177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的含量也较高,是人体补充蛋白质和钙的良好食物来源。
有些同学喝完牛奶以后会出现腹痛、腹泻、腹胀等“乳糖不耐受”症状。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牛奶中含有乳糖,牛奶进入身体后,其中的乳糖需要在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当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时,未被分解的乳糖经消化道下行,被细菌分解(如图所示)。其中某些细菌的分解产物有大量气体,引起不舒服的症状。由此可见,“乳糖不耐受”症状的出现与肠道微生物密切相关。
人体肠道内有大量的微生物,除可以引起“乳糖不耐受”症状的“坏菌”外,还有可以高效分解乳糖而不会引起不适的“好菌”,例如乳酸菌、双歧杆菌,它们都可以合成乳糖酶。它们分解乳糖产生的物质中不仅没有气体,这些物质还会抑制其他有害菌生长,有利于维持机体健康状态。
乳糖酶的产生受基因控制,婴儿期乳糖酶的合成量较多,四岁后逐渐下降。调查显示全球2/3的人体内缺乏乳糖酶。研究发现,某些种类的乳酸菌或双歧杆菌被胃酸灭活的概率较低,即使被灭活,其内的乳糖酶也不会被胃酸完全破坏,仍能进入肠道中发挥作用。这些外来的菌可以促进肠道有益菌群增长,抑制有害菌群繁殖,维持肠道内菌群平衡。科研人员进行的研究帮助人们找到了既能获取牛奶中的营养,又能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的良好途径。

(1)在乳糖耐受的人群体内,乳糖分解产生的小分子物质在小肠被吸收。人体小肠内有皱襞,皱襞表面还有小肠绒毛,这样可以大大的增加________;小肠绒毛壁薄,内有丰富的___________,这些结构特点都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2)在乳糖不耐受的人群体内,小肠中未被分解的乳糖进入图中所示的【A】_________处,被微生物分解。其内的“好菌”和“坏菌”存在________关系。
(3)从细胞结构看,乳酸菌与人体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它不具有___________。生活在人体肠道内的乳酸菌从周围获取现成的有机物,进行_______生殖使数量增加。
(4)青少年快速成长需要每天摄入一定量的牛奶或奶制品。乳糖不耐受的青少年可以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既能获取牛奶或奶制品中的营养,又能减少不适症状的发生。
2022-01-22更新 | 271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真题
【推荐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未来几年,马铃薯将从“放在盘子里”的菜肴变成“拿在手里”的主粮,成为我国继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蛋白质含量高,拥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比较齐全.维生素的含量也比较全面,特别是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其所含维生素C是苹果的8倍左右.马铃薯还是一个矿物质宝库.有研究证明,如果人们每天只吃马铃薯、即使不补充其他任何食品,身体也能摄取10倍于传统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和1.5倍的铁.
前不久,科研人员将控制某种牛肉蛋白质合成的基因移植到马铃薯细胞内,研究出了一种富含牛肉蛋白质的“马铃薯”新品种.
营养学家特别提醒,不要食用颜色发青和发芽的马铃薯,以免龙葵素中毒.
(1)与传统主食小麦、水稻、玉米不同,马铃薯的食用部分是其__________器官.
(2)马铃薯的蛋白质在___________消化液的参与下分解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利用.
(3)马铃薯中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能有效地预防________、干眼症、皮肤干燥、脱屑等病症.
(4)铁是______的组成成分,经常食用马铃薯可预防贫血.
(5)科研人员培育“马铃薯”新品种利用的核心技术是______
(6)将马铃薯切成带芽眼的小块,在适应条件下,会长成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
(7)依据材料,某同学提出问题:马铃薯中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苹果?
请帮他完善探究方案:
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号为甲和乙,然后注入2毫升__________溶液.
②用滴管向甲试管滴入马铃薯提取液,向乙试管滴入_________,边滴边振荡,直到溶液颜色完全褪去.
③记录所用提取液的滴数.
④若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马铃薯中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苹果.
2016-11-18更新 | 5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