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 植物的蒸腾作用 > 蒸腾作用的过程及其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 题号:19936675
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植物光合作用中光照的影响,将两盆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分别移入密闭透明的玻璃容器中,其中A装置用黑色袋子罩住,然后将A、B装置在太阳下光照3个小时(如图),试回答以下问题。
   
(1)此实验中,自变量是_______
(2)光照后取A、B装置中植物叶片各一片,进行适当处理并滴加碘液后发现B装置中叶片有蓝色产生,而A装置叶片无此现象,说明B装置中叶片产生了_______,从而验证了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参与。
(3)实验过程中发现A、B量装置的玻璃内壁上都有水珠的出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植物发生了___________的结果。
(4)为进一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其它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此小组通过改变光照强度来检测植物的CO2吸收量并绘制了图C的曲线,其中当光照强度为A点时,表示植物的是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番茄是重要的园艺作物,为了研究番茄植物的生理现象,有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透明密闭的小室内,放置两个培养罐,分别存放植物培养液和二氧化碳缓冲液(二氧化碳缓冲液可以使室内二氧化碳的量保持恒定),如装置图1.调节灯的光照强度,根据毛细管内水柱左右移动情况,绘制图2.此实验不考虑温度等因素对小室内气体体积的影响。

(1)培养液中含有番茄生长需要量最多的三种无机盐是含____的无机盐。
(2)自然情况下,过强光照会导致番茄幼苗气孔关闭,引起____供应不足,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3)呼吸作用的场所主要是____,要证明番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应将该装置放在____环境中,此时毛细管中的水柱移动方式是____(填字母:A.不移动;B.向左移动;C.向右移动)。
(4)图2中,在b光照强度下,水柱不移动的原因是:该光照强度下_____
2021-07-12更新 | 92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研究者对干旱情况下,植物减少水分散失的机制进行了系列实验。回答问题:

(1)图1中a、b分别表示的细胞是__________、保卫细胞,要观察到图示结构,需要进行的操作是制作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叶的横切面临时切片”“叶的纵切面临时切片”或“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干旱可导致气孔开度减小,以减少失水。气孔开度主要指气孔打开程度,由图1中的①→②可知,气孔开度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研究发现干旱可诱导植物体内一种叫作脱落酸的植物激素增加。研究者对实验植物拟南芥进行了微量的脱落酸涂抹处理,分别在1小时和3小时检测__________,得到实验结果如图2,由此实验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
(3)研究者发现植物体内某种物质D含量变化,也会很大程度影响气孔开度变化。为研究物质D与脱落酸合成是否有相关性,做了以下研究:选择不同类型的拟南芥,即野生型(体内可合成物质D)与突变型(体内缺失物质D),分别在正常和干旱环境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如图3,由此研究可得出的结论为:物质D可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脱落酸合成。
(4)综合以上实验与研究结论,运用以下词语:气孔开度、脱落酸、物质D,将三者相互联系,说明干旱情况下,植物减少水分散失的机制: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小宇的奶奶特别喜欢在家里用花盆种植一些花草树木,连睡觉的卧室也不例外,把家里布置得非常漂亮。但小宇在学习了生物学之后,就跟奶奶说“卧室里不能放太多的植物”,奶奶不太明白小宇这么说有什么道理,于是小宇想用下面的实验和图示为奶奶解惑。现在请你和小宇一起分析:

(1)图一是小宇用家里的植物做的一个实验,此实验在光下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使气体通入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A____,装置B____。这说明植物在黑暗条件下会释放更多的____气体,这就好比夜晚中卧室里的植物,不利于人体健康。
(2)小宇为进一步替奶奶解惑,还将科研人员测定的蔬菜大棚中一天24小时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绘制成图二所示的曲线图。该图中6~18点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图三所示的[   ]____的强度大于[   ]____的强度,而18~24点及0~6点曲线变化的原因则刚好相反。
(3)有资料表明,森林上空比无林地上空的湿度高20%~30%,每亩森林比无林地至少多蓄水20吨,降水多时可以减少洪涝灾害,干旱季节又可以保持土壤湿润。这说明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____起着重要的作用。
2024-03-22更新 | 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