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4 题号:20968101
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1)“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利用了绿色植物进行的______作用。
(2)实验过程中,步骤③的装置中,小烧杯内盛放的液体是______,将叶片置于其中的目的是溶解______,直到叶片变成______。实验过程中,步骤④中叶片的颜色不变蓝的原是______
(3)此方案设计不严谨,还应增设对照组,对照组的玻璃钟罩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应改成____________,其他保持不变,完善方案后此实验可以验证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同学从网上了解到:“手机屏幕上的细菌比马桶盖上的细菌还多”,他对该说法表示怀疑,为此他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牛肉汁与琼脂混合配制培养基,并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倒入甲、乙两个培养皿中,封好后进行高温处理,待冷却后使用。
②用两个无菌棉棒分擦拭手机屏幕和马桶盖表面各三次,之后,分别在甲、乙两个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再盖上,封好。
③将两套培养皿同时放入恒温箱中培养。
④几天后观察培养皿中菌落的生长情况。

(1)在步骤①配置培养基的操作中,牛肉汁的作用是(  )
A.使培养基在常温下凝固B.使培养基表面光滑黏稠
C.为细菌的生活提供水分和无机盐D.为细菌的生活提供有机物

(2)在步骤①中,对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了高温处理,其目的是:_____;冷却后使用的目的是:______
(3)如图所示,在①-④实验步骤中,步骤____(填序号)是接种。在步骤③中,将培养皿放入恒温箱中培养的目的是为细菌的生活提供____
(4)甲、乙两套装置为一组对照实验,观察发现乙组培养基上的菌落少一点,则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5)小刚建议他再增加一套丙装置实验,与甲、乙两套装置实验不同的是:在①-④实验步骤中,不进行步骤____(填序号)操作。丙装置在本实验中称为____对照。若几天后该培养基上_____,则说明甲、乙两套装置实验中的细菌分别来自于手机屏幕和马桶盖,增强了实验结果的说服力。
(6)在观察现象时,发现两培养基上的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是___(填“细菌”或“真菌”)菌落。
2024-01-14更新 | 1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不少昆虫有趋向光源的习性。昆虫都有趋光性吗?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并任选3-5种昆虫,如蚂蚁、蟋蟀、蚊子、蚕蛾、蟑螂等,设计实验探究:是不是所有昆虫都有趋光性。
(1)作出假设:(          )
(2)提出问题:(          )
(3)设计实验:①取蚂蚁、蟋蟀、蚊子、蚕蛾、蟑螂各10只;
②分别把这5种昆虫放在5个空间内,空间用隔板隔开,之后用一只小手电照射一个空间,使之成为一明一暗,在明室与暗室中分别放5只相同的昆虫,蚊子、蚕蛾发现闪光,就向光飞过去,而蟋蟀、蚂蚁和蟑螂却没有一只趋向光源;
③重复上述实验3~5次 。
(4)实验现象:蚊子、蚕蛾发现闪光,就向光飞过去,而蟋蟀、蚂蚁和蟑螂却没有一只趋向光源。
(5)实验结论:(                  )
2018-12-30更新 | 97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馒头碎屑馒头碎屑馒头块馒头碎屑
2mL唾液2mL清水2mL唾液2mL唾液
温度处理37℃温水37℃温水37℃温水100℃沸水
检测和观察5~10分钟后取出,分别滴加2滴A,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1)淀粉有遇_________变蓝的特性,试管①不变蓝的原因是:淀粉在_________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了_________
(2)如果要探究牙齿在馒头消化中的作用,应选_________号试管为对照实验。
(3)④号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2022-12-23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