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 题号:21819065
综合运用
在甲、乙、丙、丁四块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当在乙、丙、丁三块载玻片的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食盐、肉汁和冰块时,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分析出现的现象以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1)在乙载玻片的草履虫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丙载玻片的草履虫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2)甲载玻片在实验中起_________作用。
(3)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乙的食盐、丁的冰块对草履虫是______(填“有害”或“有利”)刺激。丙的肉汁对草履虫是_____(填“有害”或“有利”)刺激。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生物兴趣小组以“不同清洗方式能否减少葡萄表面的细菌、真菌”为题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
①配置三组培养基;②高温灭菌后冷却处理;③选取若干葡萄,平均分为三组:A未清洗组,B清水冲洗组,C清洗剂清洗组;④分别在对应培养基上滚动;⑤28℃培养箱恒温培养一段时间;⑥取出统计菌落数
实验现象:三组均出现菌落,且数目为:A组>B组>C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操作①中需要配置培养基,是因为大多数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为_______,所以需要培养基提供丰富的_______;操作②中高温灭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操作③中葡萄平均分配是为了___;操作④中将葡萄在培养基上滚动,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方法中的哪一步骤?____
(3)操作⑤目的是为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__。培养过程中,最早能观察到菌落的是___组。
(4)本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对照组是_______
(5)通过分析本实验结果,食用水果时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
2023-12-03更新 | 92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同学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方案如下,请根据表中内容回答问题。

(1)为了形成对照,2 号试管中加入 2 毫升_____
(2)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的是_____号试管。原因是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_____
(3)“充分搅拌”是模拟口腔中_____的作用。(填“牙齿”或“舌”)
(4)温度为_____℃左右时口腔中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强。
2019-11-06更新 | 37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小林是个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学生,课余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他学习完“生物的无性生殖”以后,便把两个大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进行种植。结果发现种植的马铃薯块有的长了芽,有的没长。他将马铃薯块取出比较,惊讶地发现了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
(1)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你认为他发现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是( )
A. 死 了 B.没有带芽眼 C.块太小   D.没有根
(2)为了验证该原因是否成立,小林又重新进行了实验:
a.取两个盛有潮湿的、肥沃土壤的花盆,编号为甲乙。
b.将挑选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若干,分成两组。他将带芽眼的马铃薯块种在甲花盆中,将不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块种在乙花中。将两花盆放________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
c.你认为他将马铃薯块经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d.设置甲乙两个花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e.小林预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5-02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