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和生物圈 > 了解生物圈 >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
题型:资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16 题号:22283611
材料一:中国空间站取名“天宫”,是国家太空实验室,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天宫课堂”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其中第三课,“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课堂”上航天员们展示了水稻、拟南芥、生菜等生物的生长状况。
材料二   我国的“嫦娥”探月工程中,科研人员将油菜、棉花、马铃薯、拟南芥、酵母菌和果蝇等6种生物装入载荷罐,并提供水、土壤、空气、光照等生长条件,搭载“嫦娥四号”探测器到达月球,进行了人类首次月面生物生长培育实验。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太空微重力环境中,水稻的生长方向变得杂乱无章,这一现象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
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D.环境能适应生物

(2)空间站还栽培了西红柿、小麦等作物,对它们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___
(3)一些植物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种植出来的植物比原植物有了一些的变化,是因为太空环境(辐射、失重等)会导致种子本身的___发生突变。
(4)“嫦娥四号”的密闭载荷罐中有的棉花种子发芽了,这是月球上首次有生物体生长,下列关于该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___。
A.密闭载荷罐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B.棉花种子的萌发只需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光照
C.果蝇、酵母菌所需的有机物来自罐内植物
D.载荷罐内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弱

(5)为探究载荷罐内光源最佳的色光条件,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图甲装置,研究了不同色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并对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如图乙。

   

据图分析,载荷罐内应选择的最佳两种色光为___

相似题推荐

资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下面是关于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介绍。请你仔细阅读并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珊瑚虫是一种生活在浅海海床上的微小动物。它们分泌钙质外壳来保护自身,并与周围的珊瑚个体相互连接,虫体一代代死去,而他们分泌的外壳却堆积在一起形成了珊瑚礁。珊瑚虫生活所需营养主要来源于宅居其体内的虫黄藻。虫黄藻可以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90%以上的光合产物分享给珊瑚虫。有了虫黄藻的支援,珊瑚虫就能在海床上生长、繁殖,充满干劲儿地建设珊瑚礁。而作为回报,珊瑚虫为虫黄藻提供保护、居所、营养(主要含有氮和磷)和供应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由大量珊瑚形成的珊瑚礁和珊瑚岛,为海底的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形成了物种多样性丰富的珊瑚礁生态系统。
   
(1)珊瑚虫与虫黄藻之间属于______关系。
(2)从不同种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来说,珊瑚虫的角色是______,虫黄藻的角色是______
(3)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浅水区,这是因为:______
(4)已知珊瑚虫可以捕食浮游藻类,而珊瑚礁生态系统中长棘海星以珊瑚虫为食,请据此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______
2023-11-09更新 | 47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请认真阅读以下资料,运用相关生物学知识回答问题:
资料一 今年 6 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生态环保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生态文明建设对海南自贸港的极端重要性,把优良生态环境作为建设自贸港的重要前提,生态环保上不掉以轻心。海南省拥有河口、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其中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是热带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西沙群岛上栖息着鸟类 40 多种,常见的有鲣鸟、乌燕鸥、黑枕燕鸥、大凤头燕鸥和暗缘乡眼等。海鸟成千上万终日盘旋飞翔,千鸣万啭,自成奇观,素称“鸟的天堂”。红脚鲣鸟在世界上第二大的繁殖种群就分布在西沙群岛的第二大岛东岛上,这也是它们在太平洋西部最大的繁殖种群。西沙群岛珊瑚礁珊瑚成片,那里有珊瑚鱼类和大洋性鱼类 400 余种,是捕捞金枪鱼、马鲛鱼、红鱼、鲣鱼、飞鱼、鲨鱼、石斑鱼的重要渔场。海产品主要有海龟、海参、珍珠、贝类、鲍鱼、渔藻等几十种。比较名贵的有海龟之王的棱皮龟,海参之王的梅花参,世界最著名的珍珠--南珠、宝贝、麒麟等十几种。
资料二 今年的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新冠肺炎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做好个人防护是切实可行的办法,包括不要去人群聚集处、勤洗手、多饮水、注意休息等。洗手看似简单,殊不知其中大有学问。某校学生兴趣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洗手能减少手上细菌数量的验证试验:

据资料回答:
(1)我省目前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珊瑚、鱼类和大洋性鱼类属于海洋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2)资料一中提及的珊瑚礁,它是珊瑚虫不断分泌出石灰石,粘合在一起。这些石灰石经过以后的压实、石化,形成岛屿和礁石。珊瑚虫在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上属于________动物。
(3)资料一中提及的海龟、海参、珍珠、贝类、鲍鱼、渔藻,其中属于爬行动物是__________
(4)资料二中该实验提出的探究问题是:__________
(5)______同学的设计更合理,因为他设置了_______实验。
(6)当实验培养 48 小时后,发现洗手前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大量细菌繁殖,洗手后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较少细菌繁殖。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应做到是__________
2023-02-25更新 | 71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江南水乡一个典型的池塘生态系统,池塘内生存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等生物。
   
材料二 某原始次森林有被白蚁侵噬的现象。如上右图为白蚁个体,白蚁的头部有特殊的口器,能啃食木材,它依靠消化道内的木纤维酶和数量很多的单细胞生物如鞭毛虫以及细菌等把纤维素完全消化转变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白蚁对木质的建筑、家具有着极大危害,因此,长期以来白蚁被当做有害物种遭到人类灭杀。但在森林里,白蚁也有有益的一面,它能为其他多种动物如猩猩、鸡等提供食物来源依山而居的人们通过散养鸡群,有效阻止白蚁侵入人们的住所,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在该池塘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_________
(2)如果向该池塘中投放一些肉食性的黑鱼,则池塘中小鱼的数量将会减少,但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会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能力。
(3)白蚁啃食枯死的树干,加快其腐烂,同时又能为其他多种动物提供食物来源。白蚁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
(4)材料二中体现的生物学观点有____________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5)如果用难以分解的有机农药代替鸡来捕杀白蚁以阻止白蚁入侵居所,有毒物质浓度会随着食物链的流动不断_____,最终危害人类自身。
(6)白蚁与其肠道内鞭毛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
2021-05-02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