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生物的性状和遗传 >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15 题号:5879765
人的卷舌和非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选择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进行了研究,他们对全校同学发放问卷,回收后分类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类别家庭数目父母性状子女性状
卷舌非卷舌
第一类89非卷舌非卷舌089
第二类160非卷舌卷舌10456
第三类120卷舌卷舌9723

(1)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问卷的形式了解卷舌和非卷舌性状遗传情况,这种方法属于科学探究基本方法中的______
(2)根据上表数据推断,______是显性性状。卷舌和非卷舌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______片段。
(3)第三类家庭中父母的性状相同,但子女中出现了与双亲不同的性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显性基因用T表示,隐性基因用t表示,第三类家庭中非卷舌子女的父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西瓜为夏季常见水果。近年来,西瓜育种和栽培技术的进步使果实产量不断提高。
(1)西瓜秧苗在主蔓上会长出许多侧蔓,即发杈能力强。人们发现,若侧蔓太多,结出的果实产量反而下降。因此,在西瓜栽培过程中,通常需要对侧蔓进行修剪。为研究不同修剪方式对西瓜产量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
组别甲组乙组丙组丁组
修剪方式保留1主蔓保留1主蔓1侧蔓保留1主蔓2侧蔓a
实验结果总叶片数18363831
单果重/kg7.38.89.68.4
样地总产量/kg5840704076806720
①丁组为对照组,表格中a处的处理方式应为_____
②由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会影响西瓜产量,其中保留1主蔓2侧蔓是产量最高的修剪方式。
③与其他各组相比,甲组的果实最小、产量最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
(2)大面积种植西瓜时,修剪侧蔓是最繁重的一环。生产上人们发现了一种无需修剪侧蔓的西瓜新品种“无杈早”。为研究无杈性状的遗传规律,将纯种的有杈与无杈杂交获得子一代(F1),再用子一代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杂交实验有杈株数无杈株数
F1×F123679
有杈×F1500
无杈×F15668
由上述信息可知,西瓜植株的有杈、无杈是一对_____,无杈品种的基因组成为_____(基因用H、h表示),可以稳定遗传,有利于生产上推广种植。
(3)人们发现“无杈早”的枝蔓少且短,在生产上可以采取合理密植的方法,提高西瓜对单位土地面积上_____的利用率,从而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
2020-05-29更新 | 477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毫米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动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小鼠数量

(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

(克/只)

20

每日饲喂不含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克/只,连续27天

正常

7.34

2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克/只,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小鼠是一种哺乳动物。其生殖方式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
(2)小鼠的消化系统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3)雄性小鼠控制其各种性状的基因传递给子代小鼠的“桥梁”是________
(4)以上对照实验中,属于实验组的组别是________
(5)分析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可以获得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2022-06-26更新 | 403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3】有、无耳垂是人的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统计了他们班50名同学耳垂的情况,结果是29名有耳垂,21名无耳垂。他还统计了四名同学父母的耳垂情况,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相关基因用A或a表示)

同学
甲(无耳垂)有耳垂无耳垂
乙(无耳垂)有耳垂有耳垂
丙(有耳垂)有耳垂有耳垂
丁(无耳垂)无耳垂无耳垂
(1)该同学分析后判定有耳垂是显性性状,这一结论是根据        同学及其父母的情况得出的。
(2)该同学针对耳垂的遗传提出了以下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有               (填字母)
A.因为有耳垂是显性性状,所以其他班也一定是有耳垂的同学占多数
B.乙同学父母基因组成都是Aa
C.丙同学不可能携带a基因
D.丁同学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仍然无耳垂
(3)该同学针对耳垂遗传情况的探究运用了生物学探究常用方法中的       法。
(4)甲同学有一个妹妹,你认为她有        %的可能有耳垂,请用遗传图解说明你做出这一判断的理由。
2019-01-30更新 | 4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