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3 题号:6033126
实验探究:下面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

①选一盆银边天竺葵,预先放黑暗处一昼夜,再将不透明的纸片用回形针夹在绿色部位。然后,把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4—6小时,再将叶片剪下,并用打孔器分别在该叶的A,B,C三个不同部位取下三个小的叶圆片(如图所示)②将三个小的圆叶放在装有某溶液的试管中,经热水浴脱色。③将三个脱色的圆片分别放在白纸上,然后用滴管吸取碘液,分别滴在三个小的圆叶上。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⑴上述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某溶液是_____________
⑵在A,B,C三个圆片中,变蓝的是________________,,不变蓝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⑶为了证明下面两项结论,各需比较图中A,B,C中哪项?
光合作用需要光的是____________,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的是___________
⑷A叶原片中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某同学设计了下图的三个装置: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完全相同。(已知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
   
(1)为了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前应该将植物放在______一昼夜。
(2)甲、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场所是在细胞质的__________中。光合作用的意义:不但为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提供了_______,而且提供了呼吸作用需要的________,同时减少了大气中的________含量,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__平衡。
(3)三装置在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透明钟罩内壁上有水珠出现,它们是从叶片的_______处散发出来的。分别将甲、乙、丙的叶片取下,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________,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4)甲、乙、丙的叶片脱色后,滴入碘液,叶片不会变蓝的是__________。
(5)甲、乙、丙的培养液的水分分别减少了100ml、95ml、95ml。说明甲比乙、丙多减少的水分用于了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
(6)丙装置若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应放在________处,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___。呼吸作用的意义是释放________,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
2016-11-18更新 | 303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2】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达州市因地制宜成功建成了多个草莓生产基地,开展休闲采摘,带动了观光农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为了探究草莓的生理作用,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将图1装置放置黑暗处一昼夜,然后将叶片甲用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再将装置移至光下数小时,最后将甲、乙、丙三片叶取下(同时去掉甲上的黑纸片),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
②将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再分别向叶片上滴加碘液,稍后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三片叶的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
(2)图1滴加碘液后变为蓝色的叶片是______
(3)针对图1,对于大棚里种植的草莓采取______(请答出两条)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4)图2表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大棚内CO2吸收相对量的变化曲线,那么该大棚内的草莓要积累有机物,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______点。
(5)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为了抑制图3中的______生理活动。(填字母)
2020-07-24更新 | 554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下图是利用天竺葵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操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结合此实验的操作过程,将图中操作步骤正确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2)图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⑦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该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____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__________
(4)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结果,变蓝色的部分_____________(填“见光部分”或 “遮光部分”)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2017-12-27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