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6 题号:6235592
下面是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的三个装置,其中,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完全相同。(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

(1)为了验证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前应该对植物的处理是将植株放在_____处一昼夜,目的是_____
(2)此装置中__________可以形成对照,变量是_____
(3)把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分别将甲、乙、丙的叶片取下,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_____,使叶片中含有的_____溶解到酒精中,叶片由绿色变为_____色。
(4)甲、乙、丙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后,漂洗,滴入碘液,叶片不会变蓝的是_____,原因是_____
(5)根据甲、乙两组的实验得出结论,应用于温室里的植物栽培,为了促进植物的生长,应该适当增加温室里的_____
(6)如果把上个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甲、乙、丙中培养液的水分分别减少了 100mL、95mL、95mL.通过对甲、乙、丙中培养液减少的缘故对比分析,说明甲培养液比乙、丙培养液多减少的水分用于了植物的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酸雨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破坏生态系统。正常雨水的pH不小于5.6,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pH越小酸性越强。为探究酸雨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配制pH分别为5.6、4.5、2.5的三种溶液模拟酸雨;
步骤二:取四个培养皿编号甲、乙、丙、丁,分别在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各放入100粒大小和活力相同的玉米种子;
步骤三:每天定时向四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适量且等量的溶液:甲组蒸馏水,乙、丙、丁组pH分别为5.6、4.5、2.5的溶液;
步骤四:观察并记录玉米种子的萌发情况。共重复实验5次,结果如下表(表中萌发率为5次实验的平均值)。
组别
处理方式蒸馏水pH=5.6溶液pH=4.5溶液pH=2.5溶液
萌发种子数量100797564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对照组是_______
(2)若甲、乙两组作对照,则变量是________
(3)如果只做一次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可靠,原因是________,因此才要进行_______
(4)该实验中为什么要选择大小活力相同的100颗玉米种子?____________
(5)根据上表,丙组种子的萌发率为_______
(6)分析以上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酸雨的pH越______,种子的萌发率越低。
2023-08-20更新 | 16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设计了如下图1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取一段透明软管,一侧连接注射器空筒,另一侧的处理如下表所示(实验选用的枝条大小及叶片数量相同),向装置中注入稀释的红墨水至注射器2毫升刻度处,观察并记录液面的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处理方式液体刻度(mL)
实验前一段时间后减少量
保留全部叶片的枝条21.80.2
去除全部叶片的枝条21.980.02
无材料21.990.01

(1)实验过程中,需将三组装置放在___(写出一点即可)等条件一致的环境中。
(2)表中第___组数据记录的是相同条件下,容器中液体的自然蒸发量。
(3)分析表中①②③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
(4)为了进一步探究空气流通对蒸腾作用的影响,该小组对装置进行了新的改造,在固定板上加装一个微型风扇(模拟空气流通),如下图2所示,标记为第④组。

a.为了确保实验准确,应选择表中第___组与第④组进行对照。
b.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注射筒中的液面刻度,若第④组的液面___(填“低于”或“高于”)对照组,说明空气流通能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
2024-02-08更新 | 27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植物的生殖方式”内容之后,开展了以下探究实验: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同的4小块,1、2、3号均带有芽眼,4号无芽眼。取4个大小质地相同的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泥土,将4小块分别埋于4个花盆约5cm深处的泥土中,按下表要求分别连续管理培育20天,1、2、3号均能发芽,4号没发芽。请回答下列问题:
花盆温度光照水分
1号20℃黑暗适量
2号20℃充足适量
3号20℃充足不浇水
4号20℃充足适量
(1)马铃薯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其优点是________
(2)马铃薯的这种生殖方式与霉菌的________、细菌的分裂生殖类型相同。
(3)你认为将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同的4小块的目的是________
(4)1、2号实验的单一变量是________,通过这组对照实验说明________
(5)通过以上4组实验,说明马铃薯发芽需要的自身条件是要有________
(6)根据你对探究实验的了解,该探究活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
2024-01-14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