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0 题号:7010538
下列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图,请据图回答

(1)将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________运走耗尽。   
(2)在步骤④中,用_________脱色,溶解掉叶片中的___________,使叶片变成___________色。
(3)在步骤⑥中,滴加碘液后,叶片见光部分变成________色。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________,同时也证明了_______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指一年)人类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净零排放。为研究植物生理作用对碳中和的影响,生物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图):

①将图甲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然后将叶片A用黑色纸片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再将装置移至光下数小时,最后将A、B、C三片叶取下(同时去掉A上的黑纸片),分别放到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
②将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再分别向叶片上滴加碘液,稍后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三片叶的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图丙中[____________](填字母)表示该生理过程。
(2)图甲滴加碘液后变为蓝色的叶片是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3)图丙中[____________](填字母)代表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图甲中的叶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对照,可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利用图甲中的叶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对照,可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植树造林对完成碳净零排放,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4)分析图乙所示光照强度与植株CO2吸收量之间的关系可知,M点时植物进行____________作用;曲线NP段表示植株光合作用的强度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
(5)移栽植株时,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抑制图丙中的[____________](填字母)作用的强度。
2022-08-21更新 | 5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常用方法。杏坛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做图一所示处理(固体氢氧化钠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图二为叶片甲的放大图。光照一段时间后,取甲、乙、丙三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图三是一段时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大棚内蔬菜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图。根据学习的生物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银边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目的,是借助植物的_______作用实现的。
(2)实验发现,叶片乙变蓝,叶片丙未变蓝,说明________
(3)经过染色处理后,叶片甲上的A处(银边部分)与B处(避光部分)均不变蓝,原因分别是________
(4)图三中引起a和c点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不同,由图三可知,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措施有________(写一条即可)。
(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旨在大力植树造林、保护现有森林,因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仅制造有机物,同时对维持大气中的碳一氧平衡有重要作用,请写出该生理过程的反应式________
2023-02-22更新 | 9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一昼夜后,选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制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摘下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在叶片上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

(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
(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_____作用。
(3)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变蓝的叶片中_____部分,由此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2018-03-31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