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1 题号:8505249
下图是“探究大豆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实验的装置示意图(甲的温度条件为20℃,乙是4℃),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作为对照的是2号种子。以此种子作为对照,总共可以形成_________组对照实验。
(2)2号与1号种子对照,1号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若2号种子也没有萌发,从种子自身考虑,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4)在大豆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_______
(5)从图中可知,本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有些霉菌会产生对人体危害很大的毒素。厨房里贮存的食物、蔬菜及用具等,由于放置时间长或受潮,上面会长出绿色、黄色、黑色的霉斑。因此要特别注意防止霉菌污染。据此,有的同学就产生疑问:霉菌喜欢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并付诸行动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霉菌喜欢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
作出假设;霉菌喜欢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生活。
(1)制定计划并实施实验;根据假设,某些小组的学生将等量的馒头分别分成三等份,第一份放在温暖(温度在25-35℃)潮湿的环境中;第二份放在冰箱中,潮湿程度与第一份相同;第三份放在干燥的温箱(温度在25-35℃)中。
连续观察7天后,结果如下:第一份;温暖潮湿环境中的馒头长出非常多的霉菌。第二份:低温潮湿环境中的馒头______(填长或不长)霉菌。第三份:温暖干旱环境中的馒头不长霉菌。
(2)分析实验现象及结果,并得出结论
①若第一份和第二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实验变量是温度。
②若第一份和第三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实验变量是______
③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④)生物兴趣小组还进行了重复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
2023-10-21更新 | 28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生物活动课上,某兴趣小组选择多条金鱼(同种同生命力同大小),平均分为三组,在相同饲养环境下,探究了“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并记录了实验结果(见下表),请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金鱼数量鱼缸中水量水温呼吸频率(平均值)
1号8条1000 mL9 ℃118次/分
2号8条1000 mL19 ℃144.6次/分
3号8条1000 mL29 ℃182.3次/分

(1)此实验的探究变量是______
(2)选取同种同生命力同大小的金鱼,其目的是______,每组选用8条金鱼,而不是1条的目的是______
(3)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的基本过程是______(填序号顺序)。
①实施计划   ②表达交流   ③制订计划   ④作出假设   ⑤提出问题   ⑥得出结论
(4)实验结束后应把还有生命力的鱼______
(5)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022-01-01更新 | 71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提起细菌和真菌,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害处,如引起疾病和使食物变质。其实,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请分析下列实例回答有关问题。
(一)目前我国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和塑料垃圾占比最大,亟待对垃圾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研究人员发现,厨余垃圾中的淀粉可被淀粉乳酸杆菌分解为乳酸。乳酸可用于生产可降解塑料。为研究不同乳酸杆菌对厨余垃圾发酵的影响,研究者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研究者进一步检测了该菌株发酵液中、淀粉、乳酸及生物量(乳酸杆菌的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2。
   
(1)图1结果表明,菌株_______分解淀粉的能力最强。
(2)由图2可知,12小时后、发酵液中生物量不再迅速增加,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综上所述,该菌株能使淀粉分解产生乳酸、在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能。
(二)自3.15酸菜事件曝光以来,人们对酸菜食品引起了极大关注。酸菜的制作过程中随时间变化会产生不同含量的亚硝酸盐(如图3所示)。
   
(3)酸菜制作的主要原理是乳酸菌通过发酵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发酵过程中,存在于青绿叶片上的少量乳酸菌会通过________的方式大量繁殖。
(4)装坛前,首先用沸水将坛子烫几遍,目的是___________;坛口加盖并要加水密封。这样做的科学道理是___________
(5)我国卫生部《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腌菜中不能超过20mg/kg。根据曲线分析,在哪一个时段内该酸菜不能食用?___________
2023-05-26更新 | 1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