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8847816
先完成下列探究过程,然后回答问题
有一次,李明同学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打开一看,发现有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他觉得奇怪,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探究.
提出问题:__(温馨提示:记住要写问号).
作出假设:太阳光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
设计实验方案:
①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
②甲放在__处培养,乙放在黑暗处培养.
实验预期效果:甲组的黄豆芽__绿,乙组的黄豆芽__绿(填写“变”或“不变”)
得出结论:实验证明__
(1)实验的变量只能是__个,该实验的变量是__
(2)做实验时,甲、乙两组黄豆芽要放置在不同的地方,目的是形成__
(3)探究实验还有许多步骤没有呈现出来,请你补充完整.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表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试管加入的物质(各2mL温度试剂实验现象
1号淀粉糊涂+唾液100℃碘液
2号淀粉糊涂+唾液37℃碘液
3号淀粉糊涂+清水37℃碘液

(1)上面的实验装置中滴加碘液变蓝的是_____号试管。
(2)1、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了_____
(3)出现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_____
2020-10-05更新 | 21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实验探究
光照是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某科研团队在同一农场内,连续3年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某品种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分甲组(自然光照)、乙组(遮阴处理)和丙组(自然光照,如遇阴天开灯补光),每组均常规田间管理。各组产量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

玉米产量(千克/公顷)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10906

12095

10886

2287

4770

4361

12317

12923

12285


(1)【提出问题】______
(2)【作出假设】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细胞中的______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光照强度能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可能影响玉米的______
(3)【制定并实施计划】本试验的变量是______;试验过程中,各组环境中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应保持______。甲组可与乙组、丙组形成______;该试验连续重复做了3年,目的是______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根据3年的试验结果可知,玉米产量最高的都是______组,表明提高光照强度能增加玉米产量。由此可见,种植玉米遇阴天时可通过适当______以保产增产。
(5)【进一步探究】在此研究基础上,还可以探究______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2022-12-01更新 | 63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实验探究,并回答问题
夏天,绝大多数绿色植物的叶片呈绿色。小玉同学发现菜农卖的韭菜叶是绿色的,而超市中的“韭黄”的叶却呈黄白色。小玉同学将这个情况告诉他的好朋友小明同学,小明同学上网查询获知,在遮光条件下韭菜能培养出韭黄。小玉同学提出了问题:在阳光照射下,韭黄会发生变化吗?两人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都各有说法。为此,他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在光照条件下培养韭黄,其叶子是否会变成绿色。
实验器材:40株培养好的韭黄幼苗,黑色大纸袋,洒水壶等。
小玉同学作出的假设是:在光照条件下韭黄的叶子会变成绿色。
实验方案(设计思路):
将韭黄幼苗平均分为A、B两组,A组置于光照下,B放在黑暗的条件下,,观察一个白昼后两组韭黄叶的颜色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七天。
(1)实验步骤:
①将韭黄幼苗平均分为A、B两组,适时适量向两组韭黄浇清水,将黑色大纸袋罩在___________组韭黄上。
②第一天清晨将两组韭黄幼苗都放置在向阳的地方;
③晚上观察并记录A、B组韭黄的颜色变化情况;
④后面几天,重复浇水、晚上观察、记录。
(2)预期结果和结论:
若实验结果为A组韭黄叶变成了绿色,B组韭黄叶仍为黄白色,由此得出实验结论是:在光照条件下韭黄的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讨论:
(3)在这一探究实验中,设置了___________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
(4)在探究实验中,每组使用了多株韭黄进行实验,这是为了避免实验出现___________性而产生误差。
2022-09-04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