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 题号:9474922
某学习小组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四位同学分别对馒头做了四种处理,探究实验方法示意图如下图所示。37℃水浴10分钟,滴加两滴碘液。

(1)若①号和②号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变蓝的试管是___号。
(2)实验中将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水浴,目的是___
(3)如果选用②、③、④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二月兰,又称“诸葛菜”,是城市绿化中较为常见的地被花卉植物。
(1)二月兰花期早且花色多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花色主要有紫色、淡紫色、白色等,在遗传学中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2)二月兰果实成熟后果皮自然开裂,弹出的______落入泥土中,长出新植株。一次播种,岁岁枯荣。其枯落物又可被微生物分解为______,供植物重新利用。
(3)地被植物通常具有耐阴性。科研人员对二月兰的耐阴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①与100%见光条件相比,弱光条件下单株花数______
②随见光程度减弱,______增多。这种变化有利于二月兰吸收光能,进而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最终供开花等生命活动利用。由此说明二月兰是一种良好的耐阴花卉植物。
2022-04-04更新 | 60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农场为在有限的耕地上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尝试进行马铃薯和玉米的间种。为了探究两者最佳的间种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5亩土地等分为A、B、C、D、E五个实验区,每个区均种植马铃薯5500株,其中A区间种玉米1000株、B区1500株、C区2000株、D区2500株、E区不间种玉米。实验结果如下表。

表1马铃薯产量

实验区

株高(cm)

株薯数(个)

株薯重(kg)

亩产(kg)

A

41.1

3.5

0.37

1826.68

B

42.5

3.3

0.36

1785.68

C

44.5

3.2

0.34

1709.01

D

49.3

2.8

0.29

1505.67

E

41.9

3.6

0.40

2031.01

表2玉米产量

实验区

株高(cm)

穗长(cm)

百粒鲜重(g)

亩产(kg)

A

128.9

18.2

39.7

300

B

128.2

17.9

39.1

423

C

129.5

17.8

38.6

531

D

135.7

16.6

35.2

589


(1)该实验中研究的变量是______
(2)E区种植的作物是______,E区的作用是______
(3)由表中信息可知,A-D区每亩间种玉米株数逐渐______,而马铃薯的______均呈现下降趋势,呈现此趋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4)按照马铃薯1元/kg,玉米3元/kg来计算A-E区的产值,该农场应该选择______区,才能达到最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2022-12-30更新 | 37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现有100粒黄豆种子,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植物生长需要光照。
(1)提出问题: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
(3)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实验变量为:______
②在发黄豆芽时,50粒放在黑暗处,发出的黄豆芽呈黄白色,难以长成幼苗。
③另外50粒放在______下,发出的黄豆芽变成了绿色,并长成幼苗。
(4)实验结论:______
2022-12-07更新 | 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