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江、相城区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江苏 九年级 期中 2022-11-17 4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富强与创新、民主与法治、时事热点、文明与家园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 四组镜头中共同体现的主题是(     
镜头一苏州完善古城片区的数字化设施,打造数字创新街区
镜头二中国空间站开展第三次太空授课,“天宫课堂”点燃科学梦想
镜头三手机App推出老人模式,携手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镜头四耐盐水稻亩产创下新纪录,粮食安全更有保障
A.制度创新确保发展B.创新强国率先完成
C.创新道路任重道远D.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2022-11-16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江、相城区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 中国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下列选项中对我国取得的成就评价正确的是(     
A.国际地位渐增强,创新强国铸辉煌B.改革开放同富裕,民族精神立基石
C.坚定不移跟党走,人民共富乐融融D.经济发展创第一,强国梦想已实现
2022-11-16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江、相城区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 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上,需要对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系统研究和顶层谋划。下列观点中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存在误区的是(     
①共同富裕力求消除人们收入环节存在的差距
②共同富裕应是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③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④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同步、同等程度的富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1-1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江、相城区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2022年9月20日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开幕,本届大会以“制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聚焦前沿趋势,探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据悉我国全球创新指数从2020年的第14位上升至第12位,并继续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的首位,正逐步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这说明(     
A.创新目的在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
B.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初见成效
C.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D.创新本质在于突破,要对原有事物彻底否定
2022-11-1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江、相城区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2022年10月5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及其同事们的合作新成果:即通过高稳定高效率光传输等技术,首次在国际上实现百公里级的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向广域光频标网络迈出重要一步。这启示我们必须(     
A.加强科技人才的遴选、扶持与培养
B.立足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与人才
C.坚持自力更生,拒绝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D.守正创新,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提出了“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的科学论断。为此,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这充分表明(     
A.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B.历经四十多年发展,我国建成了教育强国
C.发展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D.重视人才培养,只需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7.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关于良法,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能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②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③体现全体公民的意志和利益
④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11-1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江、相城区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8. 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保证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环节都能听到人民的声音。这说明(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民主选举包括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两种形式
③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          ④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6-20更新 | 2306次组卷 | 48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9. “有法而不循法,法虽普与无法等”。下列选项中的说法与这句古语相一致的是(     
①严格执法,公正司法②无为而治,以德化民
③全民守法,筑牢根基④科学立法是善治之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0. 在“十四五”规划建议的起草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走访并主持召开了企业家、经济社会领域及教科文卫体等领域的专家代表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这一活动体现了公民通过_____的形式参与民主决策。(     
A.社会听证制度B.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D.专家咨询制度
2022-11-1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江、相城区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下列表格中所列的“治国举措”与“方针或要求”两者间相匹配的是(     
序号治国举措所体现的方针或要求
执法者忠于法律,不以身试法,更不徇私枉法严格执法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司法公正
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提高审判的公开性、透明度科学立法
推进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推动全体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全民守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从此“子不教,父之过”这一传统道德观念被上升为国家法律层面的要求,意味着家长们进入了“依法带娃”新时代。这表明(     
①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②公民要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治精神与信仰
③法律与道德难分彼此,行合趋同
④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