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西省大同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山西 九年级 期末 2023-01-16 2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时事热点、富强与创新、坚持宪法至上、民主与法治、文明与家园、遵守社会规则、成长的节拍、走向未来的少年、我们共同的世界、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和谐与梦想、中华民族大团结、生命的思考、人民当家作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八大召开至今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     
①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③全面深化改革     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 根据下面三张资料卡片的内容信息,初中生小胡做出了如下解读,正确的是(       

①卡片1的“一位老人”是指伟大领袖毛泽东,“一个圈”是指安徽凤阳“小岗村”
②卡片2“向往”是指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③卡片3“共享”的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三张卡片共同说明了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成功跨越“初级阶段”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下列对新闻素材的解读,正确的是(     
A.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搭建了乡村振兴制度框架。——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B.曾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库布齐沙漠,经过近30年艰辛治理,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国家重视生态建设,把环境治理放在发展的中心位置
C.2021年9月1日,以“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各地启动,让公众在科普盛宴中领略科技魅力。——科技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D.某老旧社区改造过程中,集结了专业的规划师、高校师生团队、社区居委会、业主、职能部门等多方共同参与,改造结果深受社区居民欢迎。——推进民主监督,改善人居环境,共建美好生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组织学生以“法治文化”为主题开展议题学习,你认为同学们对法治名言解读正确的是(     

A.“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表明我国必须把依法治国作为工作中心,方能实现国泰民安
B.“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法律反映所有公民的意志和利益,必须维护公民的一切权利
C.“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国家治理中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让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D.“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7. 时政播报
新闻一:2021年12月13日上午,在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新闻二:近日,某高校老师因在课堂上质疑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被开除。
新闻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官微发文回应:“要给某些人上一课,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为30万人以上,史料支撑在这里,铁证如山!”并发布了详细的照片、纪录片、实物、书证、人证等史实资料。
几位同学针围绕上述新闻提出了各自的问题。下列问题对应思维模式错误的是(     
A.我国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公祭日?——主体适用因果思维
B.开展国家公祭仪式活动有什么意义?——主体适用并列思维
C.你如何看待该高校老师的行为?——主体适用层进思维
D.你如何看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行为?——主体适用辩证思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某班拟举办一场以“晋善晋美”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下面是班委设置的几个班会讨论内容,其中完全符合山西的是哪个(     
A.B.
C.D.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9. 学习完“多彩的职业后”,同学们畅谈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下列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山西面食美名远扬,将来我要开办面馆,发展公有制经济
B.小张: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当高级人才,不能做送快递外卖之类低等的工作
C.小王:工匠精神代代传,我立志当大国工匠,把我的知识和智慧奉献给国家
D.小李:我准备当人大代表,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和公民当家作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