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河南 八年级 期末 2023-02-09 41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时事热点、走进社会生活、勇担社会责任、走进法治天地、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国家利益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            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大会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十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B.十九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二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二十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23-02-0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 2022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            ,该法有利于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A.《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23-02-0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3. 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            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会师。(     
A.聂海胜          刘伯明          汤洪波B.陈                          蔡旭哲
C.费俊龙                       邓清明D.王亚平          叶广富          翟志刚
2023-02-0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中学生小伟在学校里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在社会中是遵守社会规则的公民,在家里是孝亲敬长的孩子。这告诉我们(     
①生活中我们不只扮演一个角色                           ②每个人都是合格的社会成员
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④我们的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2-0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5. 漫画《流于形式》启示我们(     
A.积极了解社会有利于培养亲社会行为
B.参与社会实践应积极主动并注重实效
C.社会实践重在获取有关部门的盖章登记
D.学习知识最重要,参加社会实践没必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2020年11月2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网络秀场直播平台对网络主播和“打赏”用户实行实名制管理。其中明确禁止未成年人“打赏”,封禁未成年用户的“打赏”功能。这一措施(       
A.有利于防止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B.能够从根本上制止未成年人遭受各种伤害
C.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和规范网络经营行为
D.限制了未成年人参与网络生活的合法权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言警句闪烁着道德的光芒。下列对应合理的是(     
A.“不学礼,无以立”——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B.“敬人者,人恒敬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
C.“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
D.“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关注他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8. 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看到两位年事已高的全国道德模范站在代表们中间,他赶快走过去握住他们的手,并请他们坐到自己的身旁。这一小小细节感动全场,赢得大家热烈的掌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暖心举动启示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应该做到(     
A.真诚待人,信守承诺B.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C.欣赏他人,接纳他人D.尊重他人,礼貌待人
2023-02-0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9. 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A.小张骑摩托车不戴头盔被交警予以罚款处罚       民事违法行为
B.某小区附近的铁路封闭网被张某强行的破坏       刑事违法行为
C.李某因为持刀抢劫,致人重伤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刑事违法行为
D.王某在网上散播谣言,损害他人名誉,被要求赔礼道歉     行政违法行为
2023-02-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0. 2022年4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5个依法惩处妨害疫情防控的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妨害传染病防治、入境人员不如实填报健康申明卡引起疫情传播严重危险、制作虚假核酸检测报告对外销售、编造并故意传播虚假疫情信息等犯罪行为。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③增强法律意识,就能远离违法行为                              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2-0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