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北京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23-09-16 30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成长的节拍、青春时光、生命的思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遵守社会规则、师长情谊、文明与家园、走进社会生活、在集体中成长、富强与创新、我们共同的世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走向未来的少年、走进法治天地、时事热点、友谊的天空、勇担社会责任、和谐与梦想、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孔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下列格言、诗句与这句话蕴含道理最为一致的是(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B.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C.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D.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陈献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央视热播的特别节目《榜样6》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节目中的八位主角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格和崇高精神。这启示我们(        
①汲取榜样的力量,追求止于至善       ②将个人的理想与时代脉搏紧密联系
③积极投身社会,成为完美的榜样       ④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9-16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一只木桶“盛水量多少,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木桶效应”。木桶代指一个组织或个人,而短板则象征其薄弱的部分。“木桶效应”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启示是(     
A.要正视并积极改正自己的缺点B.要相信自己是最完美的
C.要充满自信,发掘自身的潜能D.要冷静理智地对待他人评价
2022-11-09更新 | 993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烟台招远市(五四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如果生命是一粒种子,那么,生命的意义就是用它的所有力量努力使自己茁壮成长,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能绽放生命的精彩。下列事例体现了绽放生命精彩的有(        
①每周定期到社区做志愿者,照顾行动困难的孤寡老人
②冲出亚洲速度的苏炳添,超越伤病和年龄、超越自己
③初中生杨某某关注学习,不理会学习以外的任何事情
④电商平台开办农副产品专柜,助力贫困户们快速脱贫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9-16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5. 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在给学生的回信中写道:“每每飞临祖国上空……我的内心升腾起的除了震撼,更多的是为生在伟大祖国感到骄傲、生逢伟大时代感到幸运。”她的话引发了学生的共鸣。这说明(  )
A.美好的情感能够传递正能量
B.只有积极情绪才会引发共鸣
C.情感总是短暂而且不稳定的
D.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
2022-06-29更新 | 2759次组卷 | 78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6. 如图告诉我们(  )
A.彼此欣赏是交友的前提B.与人为善体现国家形象
C.相互尊重促进社会和谐D.文明有礼是个人的选择
2022-06-29更新 | 2486次组卷 | 40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7. 某地以孝德建设为切入点,以传承孝文化为主题,主办了“孝心节”,主办方精心策划设计了孝心好儿女评选、孝德文化节目展评和敬老爱老服务等活动,当地孝悌和睦、敬老养老蔚然成风。大力弘扬孝道文化是因为(     
①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孝敬父母主要依靠政府宣传
③“孝”是中国家庭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涵       ④孝敬父母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某中学初三百日誓师大会上,有同学说,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有一条鸿沟,跨不过去叫退缩,跨过去了叫成长。这一说法启示我们(        
①实现理想一定要经历各种挫折的考验       ②经受挫折能培养乐观顽强的意志品质
③战胜挫折的过程有利于增长个人智慧       ④人生难免有挫折,经历挫折越多越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9-16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古诗文闪烁着智慧光芒。下列古诗文与其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①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诚信是我们的立身之本
③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认清角色,积极承担责任
④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成就事业,要树立远大志向,并坚持不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9-16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下表是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中未成年网民上网经常从事各类活动及比例情况。从这个表可以直接得出下列结论(     

①网络交往是未成年人交往的主要方式
②绝大多数未成年网民利用网络来学习
③网上的信息无限,要学会“信息节食”
④网络可以让未成年人的生活丰富多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