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北京 七年级 期末 2024-01-20 68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文明与家园、时事热点、成长的节拍、友谊的天空、师长情谊、生命的思考、勇担社会责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 近年来,大运河沿线省市在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等方面开展合作,坚持“还河于民”,推动大运河文化融入生活。据此,2023 年 11 月 13 日,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暨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在京举办。 活动以“         ”为主题。(     
A.传承运河文化,赋能美好生活
B.弘扬运河文化,推动运河经济
C.推动城际交流,服务运河城市
D.加强友好交流,保护运河生态
2024-01-2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 大国工匠周建民以当“好工人”为梦想,白天认真学技艺,晚上刻苦学习专业书籍,40余年从未松懈。如今,依然坚守工作岗位的他,有了新目标:培养出更多的技能人才,助力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周建民事迹启示我们(     
①梦想应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②只要学习,梦想就能实现
③要树立梦想,并为梦想不懈奋斗
④以“好工人”为梦想才能助力我国走向制造强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1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以下内容是某班同学在《我“双减”后的生活》主题班会上的发言。他们的发言告诉我们(     
放学后,我能做更多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跟小伙伴一起打篮球、游泳,和以前放学只能写作业相比要开心多了!我有更多时间从事家务劳动。我学会了包饺子、洗衣服、整理房间……不仅体会到父母的辛劳,也让我更加热爱生活。我可以更加广泛地阅读。读书丰富我的生活、开阔我的视野,浩瀚书海给予我无穷的智慧和向上的力量。
①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可以从生活经历中学习
②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学习远比课本中的内容更重要
③合理规划学习的内容和时间有助于个人全面发展
④参与家务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会降低对学习的热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1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这启示我们做更好的自己要(     
A.知行合一,说到就要做到B.自信自强,全面认识自己
C.扬长避短,发扬自身长处D.换位思考,要替他人着想
2024-01-2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七年级(2)班组织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成果分享,下面是小丽评价量表中的部分内容。对于量表中自评与小组评价不一致的内容,小丽应该(     
评价内容自评小组评价
积极参加小组活动,充分发挥才能★★★★★
按时完成任务,有较好的成果展示★★★★★★★★★★
乐于帮助他人,具备合作探究能力★★★★★★
①与小组的其他成员解释,据理力争
②自我反思,增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③多发挥聪明才智,少参与实践活动
④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理性面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1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的于敏,和“两弹元勋”邓稼先结缘于北大。一次校园邂逅后,竟然意气相投,彻夜长谈,惺惺相惜,并结下深厚的友谊。于敏本科毕业那年曾大病一场,险些丧命。在美国留学的邓稼先得知情况后,托姐夫将于敏送到医院救治。这段材料说明了(       
A.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B.我们应与任何人交朋友,朋友越多越好
C.有了真挚友谊,就能取得科学成就D.有知识、有能力的朋友,才能够给我们帮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7. “有一个人陪你走一段路,都应该用心去感谢他。如果谁走得快了点,也就别去追或者刻意去等了。在你平行的轨道上,还会遇到新的朋友。”这句话告诉我们
A.无论什么样的友谊都无法经得住时间、地点的考验
B.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
C.在人生道路遇到的人都能成为我们的朋友
D.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友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8. 课堂上,“时政播评”小组成员展示了下列情境。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     
因4岁女儿无人照顾,她毅然“背”上女儿一起支教。课余,她带着女儿走访25个村83个学生的家庭。周末,她的宿舍就成了厨房,学生们轮流来做客,因为放心不下学生,她决定再支教一年!他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考上研究生后却选择保留学籍一年,前往偏远山区做支教老师,他热爱学生,成为村里最受欢迎的老师。
①不同的教师呈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
②他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仁爱之心
③教与学是师生互相陪伴促进的过程
④他们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亲情是雨,带走烦躁,留下清凉;亲情是风,吹走忧愁,留下愉快;亲情是太阳, 带走黑暗,留下光明。下列有关亲情之爱,描述正确的是(     
A.亲情之爱的表现就应该是热烈的
B.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中没有亲情之爱
C.亲情是人们内心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D.每个家庭亲情之爱的表现是相同的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0. 2023年春晚歌曲《是妈妈是女儿》让无数观众泪目,歌词“我是第一次做妈妈,尽管岁月已吹白我的头发”引发人们对“孝亲敬长”的思考,以下正确的是(     
①孝亲敬长是公民的道德义务,也是法定义务
②尽孝在当下,从小事做起
③尊重理解父母,事事听从父母的安排
④唯有亲情才能激励我们奋斗拼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1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