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检测题
全国 九年级 单元测试 2018-11-06 37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文明与家园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1、中国诗词大会比赛的过程中,中国诗词独特的魅力令选手和观众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特点,它的特点就是(        
A.生生不息、团结奋进B.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C.源远流长、博大精深D.口耳相传、绵延不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3. 由李克强总理力倡的“工匠精神”从上百个候选语中脱颖而出,入选为2016年度十大流行语。倡导工匠精神( )
①有利于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落实落细
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唯一出路
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④需要政府为工匠精深的留存营造良好的环境,完善相应的奖惩机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4. 如图,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简称“全面两孩”政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这一政策(  )
A.是对人口政策的逐渐完善和发展
B.是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彻底否定
C.有利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D.可以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空气污染最重的区域,PM2.5污染已成为当地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是京津冀地区首要污染物,持续的重雾霾天气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这说明
①环境问题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   
②发展经济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③大气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④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7.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力推进,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这说明我们应该:
①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③把保护环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④坚持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就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问题,晚报记者采访了我市几家大型企业的负责人,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下列观点中可取的是(        
A.没有经济发展,哪有钱治理环境
B.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二者的矛盾无法得到解决
C.不能用污染环境的沉重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
D.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问题,只能边污染边治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河长制”是指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保护与管理,根据中央《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到2018年6月底前,我国要在省、市、县,乡、村五级全面推行河长制,全面推行河长制(        
①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体现                       
②是完善我国基层民主制度的重大举措
③展示出美丽中国建设的中国智慧                       
④将使我国水污染问题得到全面根治
A.①④B.①③
C.②③D.②④
2018-09-13更新 | 258次组卷 | 7卷引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6.2 共筑生命家园 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2018年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第四个“环境日”,今年环境日的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旨在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崇尚社会生态文明的新风尚,下列符合这一理念的生活方式有
①垃圾分类,共建魅力城市       
②追求时尚,消费就要大方
③保护环境,提倡绿色出行       
④艰苦奋斗,提倡勤俭节约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二、简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简答题 | 适中(0.65)

11. 回眸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发展,“风景这边独好”,这不仅在于中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


请简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
2018-11-04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检测题

三、分析说明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分析说明题 | 适中(0.65)

12. 2016年1月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我国将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对生育两个以内(含两个)孩子的,不实行审批,由家庭自

主安排生育,这是在“准生证”制度实施多年后,我国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重大变革。这引起了不少学生的议论:

小红:计划生育安天下,事到如今过时了。

小明:人口发展有变化,全面二孩意义大。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二人的观点进行评析
2018-11-0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检测题
分析说明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首次将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1)十九大首次将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增添了“美丽”,有何意义?
(2)践行美丽中国我最行!请谈谈要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四、综合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探究题 | 适中(0.65)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闭幕式上,来自世界五大洲5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专家学者表示,要努力加强对儒学文化中的思想精华所蕴含的价值与智慧的研究和发掘,努力将它们传播、应用到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中去,为促进世界和平和各国共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材料二: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他列举的15种优秀古代思想中包括: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为政以德、政者正也: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诚待人、讲信修睦:俭约自守、力戒奢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等等。他要求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含义”。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上迷材料,谈谈中华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2)习近平总书记列举的优秀古代思想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哪些重要启示?请列举其中两种。
(3)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五、分析说明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分析说明题 | 适中(0.65)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塞罕坝林场是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到如今112万亩人工林、4.8亿棵树,一米一棵排起来可绕赤道12圈,这是三代塞罕坝人坚持坚守、不离不弃的结果,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第一代拓荒者在一片荒漠中,用双手一棵一棵地载种树苗,第二代塞罕坝人接力守望着绿色林场把生命和事业扎根这片林海,第三代塞罕坝人相比于前辈,他们学历更高、知识更丰富,仍坚守在山林旁,只为少点风沙,多些青山绿水,56年时光,三代人耕耘,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用生命和汗水记录着人与自然的一段历史。


(1)请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
(2)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过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018-11-0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检测题
分析说明题 | 适中(0.65)

16. 近年,我们的生活中不断涌现了一批最美人物:为救学生失去双腿的最美教师张丽莉;以最坚强毅力保护乘客生命安全的最美司机吴斌;数起落水女童的最美孕妇彭伟平等等,这些“最美人物”不仅仅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形象,他们留给我们的除了感动,更是人性的真善美。

为了向这些最美人物学习,某班同学准备举行一次主题班会,请你参与进来,运用所学知识探讨下列问题。


(1)请你为此次班会设计一个合适的主题
(2)开展“最美人物”学习活动有哪些重要意义?
(3)你打算如何向这些“最美人物学习”?
2018-11-0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检测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文明与家园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0
简答题
1
分析说明题
4
综合探究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文明与家园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单题
20.65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和作用单题
30.65单题
40.4单题
50.65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单题
60.65单题
70.65单题
80.65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单题
90.65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单题
100.65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途径单题
二、简答题
110.65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三、分析说明题
120.65人口特点和人口问题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130.65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
150.65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
160.65
四、综合探究题
140.65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