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2 共筑生命家园 同步测试
全国 九年级 课后作业 2018-12-29 36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富强与创新、文明与家园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会议在海南省博鳌召开。根据《关于印发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会议海南省环境空气质量保障方案的通知》要求,会议期间,琼海市采取机动车限行、禁行措施。这一举措说明
①要解决琼海市的空气质量问题,只需要采取机动车限号、禁行就行 
②只要采取紧急措施,就能解决空气污染问题 
③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④要保证会议期间的空气质量,各位市民都应该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和出行方式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2017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推行垃圾分类制度
①将彻底解决我国资源日益短缺的问题
②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③有利于助力绿色发展
④有利于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下列对于人与自然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②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
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④共生共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4. 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已经初步形成布局基本合理、类型比较齐全、功能相对完善的体系,在维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建设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意义在于
A.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B.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智力支持
C.为人类的生存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自然资源
D.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
2016-11-18更新 | 39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卷)政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5. 要加深同学们对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认识,某班老师准备了以下几幅图片,下列哪些图片合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6. 2017年,运城市某县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和保护,深入开展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建立“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和就近集中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对此举,有人点赞,认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明显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也有人不以为然:“让人民群众把柴火、煤堆收拾起来有什么用?卫生搞得再好,人民群众还是没钱,还不如给人民群众打井,让人民群众浇地多打粮食。”针对这些人的“不以为然”,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国家建设生态文明,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②我们既要发展经济搞建设,也要保护环境促文明 
③我国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我国把环境保护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④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2018年3月11日,表决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指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努力建设天蓝水清地绿的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要
①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
②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③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
④服从于经济建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8. 2017年2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明确到2020年年底前,我国将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定标,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这一举措(  )

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有利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美丽中国
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生态问题。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河长制由党政领导担任河长,各级河长是河流治理的责任主体。目前,江西全面实施了河长制,基本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制组织体系。河长制的实施
A.体现了生态文明的理念
B.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C.促进了我国人口均衡发展
D.能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现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2018年1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公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明确至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关于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下列评论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合理开发利用自然
B.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主要是为了当地经济发展
C.有利于实现对三江源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保护
D.是因为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二、分析说明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分析说明题 | 适中(0.65)

11. 实验中学九年级(16)班学生在201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开展了一次“地球需要你”的主题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此次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九年级(16)班学生通过网上杏阅资料搜集到以下信息:

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推动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实行限期达标。开展柴油货车超标排放专项治理。深入推进水、土壤污染防治,实施重点流域和海域综合治理,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完成造林1亿亩以上,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增加到3000万亩,扩大湿地保护和恢复范围,深化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严控填海造地。


(1)上述举措体现了我国的哪些基本国策?

任务二:九年级(12)班学生在图书馆采集到如图图片:


(2)综合图片所反映的内容,你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任务三:2018年是某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之年。市委市政府指出,发展要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加快推进“绿色发展、科学赶超、生态惠民”,着力打造美丽幸福新城市。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美丽幸福城市,是每一位市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为此,九年级学生共同发出倡议:“让我们行动起来,为我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出一份力、献一份爱”!


(3)任务三中“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分别指什么?如何正确认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4)为建设美丽城市,请你从衣、食、住、行方而各提一条具体可行的建议。
(5)联系生活实际,举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实例。(要求至少两项)
2018-12-2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2 共筑生命家园 同步测试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富强与创新、文明与家园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0
分析说明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富强与创新
2
文明与家园
1,2,3,4,5,8,9,10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挑战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单题
20.65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单题
30.85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单题
40.85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单题
50.85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单题
60.85单题
70.65单题
80.65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单题
90.65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单题
100.65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单题
二、分析说明题
110.65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