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成长的节拍 > 中学时代 > 少年有梦 > 梦想的意义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11815085

材料一:“少年有梦则民族有望,少年追梦则国家昌盛。”少年梦是少年自己的梦想,又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希望。


(1)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

材料二:珍惜青春,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敢于有梦,勤于追梦,善于圆梦,为民族复兴奉献自己的一切,为美好青春留下永恒的印记!


(2)珍惜青春,为什么要敢于有梦?
(3)少年圆梦需努力。努力需要怎样做?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9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

材料一   3名航天员在轨展示介绍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球形火焰实验、奇妙乒乓球实验、动量守恒实验以及又见陀螺实验,并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5个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们,共同走进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奇妙科学课。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我们青少年在“天宫课堂”学习中体验到的快乐。

材料二   桂海潮,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2003年,当从校园广播中听到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消息时,梦想的种子在那时候种下了。心怀梦想,学习便有了动力。他凭借着自己刻苦勤奋的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航天梦。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航天梦”在桂海潮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材料三   天宫课堂,太空老师面向几千万学生。最让孩子们感到兴奋的是互动环节,从太空睡觉会不会做梦”“怎样在空间站养金鱼,到航天员喝水的吸管会不会飞走”“氧气和水哪里来等充满想象力的问题,航天员都一一细心解答。一问一答成为师生之间那么远又这么近的和谐互动。有同学说道:太空老师和生活中的老师一样亲切,给我们讲授了不少航天知识。她还邀请同学们在地面同步尝试相关实验,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

(3)依据材料并结合个人经历,谈谈你对师生之间的认识。
2024-02-03更新 | 4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一: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引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材料二:“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波澜壮阔不惊的历史看,没有任何一个梦想像“中国梦”那样打动人心、激励人心、凝聚人心,也没有任何一个梦想像“中国梦”那样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之牺牲、为之探索、为之奋斗的伟大追求。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梦想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说说“中国梦”的内涵。
(3)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你打算如何努力?
2019-12-09更新 | 19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他是中国史上最年轻的航天员,是中国首位非军人航天员,是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他就是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36岁教授桂海潮。让我们一起走近他的成长故事。

经历一20031015日,当从校园广播听到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的消息时,正在读高二的他激动万分,自此对航天事业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在高考结束后毅然填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天飞行器设计专业。大学四年,怀揣航天梦想的他每天都充满干劲。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实验室,最晚离开。在大多数人的迷茫时期,因为有了梦想,他每一步都走得清晰、坚定,只花了9年便拿到了博士学位。
(1)结合经历一,说说“航天梦”对桂海潮起了怎样的作用。
经历二2020年,他从250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4名预备载荷专家之一,也是唯一一位来自高校的载荷专家。为了能成功在太空科研,他接受了最严苛的体能和技能训练:8倍重力加速度、72小时睡眠剥夺、野外生存……两年多的时间,8大类、200余项科目,他都扛了下来。
(2)经历二中,桂海潮是如何诠释努力的?
(3)根据上述两则经历,概括努力和梦想之间的关系。
2023-10-30更新 | 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