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富强与创新 > 踏上强国之路 > 走向共同富裕 >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题型:综合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7 题号:12420020

材料一   2020年8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习近平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材料二   2020年8月26日中新网报道;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向广大消费者发出议书,希望消费者从我做起,崇尚节约为荣,向餐饮浪费说“不”,争做节俭消费的时间这、传播者、监督者。


为响应中央号召,你所在学校团委组织开展“杜绝餐饮浪费,从我做起”的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为同学们讲清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餐饮浪费行为”。(两方面即可)
(2)请你为解决“餐饮浪费”提出几条好的建议。(两方面即可)
(3)请你为本校学生写一封倡议书的提纲。(两方面即可)

相似题推荐

综合探究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凝心聚力共圆中国梦】
征途如画,奋斗如歌。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我校就“凝心聚力共圆中国梦”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问题。

总结经验   展望美好未来

信息一   中华民族的今天,真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

信息二   如何推动2024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中央经济会议上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1)请你将信息一续写完整。
(2)推动2024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什么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

团结一心   凝聚磅礴力量

主题演讲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必须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激励人、鼓舞人、感召人,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就一定能使中国式现代化拥有最可靠、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源泉。

(3)新征程上,我们要团结一心,凝聚磅礴力量。结合主题演讲,运用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4)阅读材料,请你将以下倡议书填写完整。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全体人民团结一心,凝聚磅礴力量,青少年也不例外。特此,向全体同学倡议:增强团结品质,我们应该做到

______

______

……

倡议人:XX

××年×月×日

2024-06-02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探究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综合探究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理论前沿】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提到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新质生产力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提新质生产力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相关链接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以高新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新产业新业态为主要支撑、正在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的生产力。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分析“新质生产力”被多次提及的原因。

【探究二探究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以新技术变革为动力新要素组合配置为基础,以新制度优化为保障的先进生产力。

珠三角是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进入2024年,珠三角重点城市纷纷聚焦新质生产力。

广州: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打造未来健康、未未智能等五大产业集群,实施制造业焕新跨越行动。到202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将超3.7%。积极培养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深圳: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优化人才、金融、技术、数据等要素配置。建立产业高峰人才评价标准,积极培养人才,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建设高标准高校,同时推进人才引进工作。珠海:全面推进政府流程再造,流程再造,推动各部门协同,支持各类企业发展,为新技术新产品创新应用场景提供全方位政府支持。
(2)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归纳珠三角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经验。

【探究三不负时代向而行】

2023年,中国人民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国家发展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

2024年,我们对祖国的未来依然坚定自信。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厚植家国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3)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每个中华儿女责无旁贷。青少年为助力发展新质生能贡献哪些力量?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综合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历时两年,纵横十八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渡过24条河流、爬过18座山脉,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最终胜利到达陕北,实现了战略大转移。长征既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也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视。
2017-03-02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