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遵守社会规则 > 做守法的公民 > 法不可违 > 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92 题号:12468668
陈某在互联网上编造谣言、传播虚假信息,骗人钱财,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5000元。陈某的行为(     
①是一般违法行为,承担的是民事责任
②触犯了刑法,受到的是刑罚处罚
③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受到的是行政处分
④所受到的处罚中,有期徒刑是主刑,罚金是附加刑
A.①④B.②④C.③④D.①③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下列属于民事违法行为的是(       
A.谎报险情B.破坏铁路封闭网
C.扰乱公共场所秩序D.欠债不还
2022-01-06更新 | 5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下列关于违法行为的示意图表述错误的是(       
①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②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最本质特征
法律标志
③应受刑罚处罚
④刑事违法法

A.①②③B.②C.③D.④
2021-08-12更新 | 1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在学习八年级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后,同学们就相关学习内容展开讨论。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小雨:我爸违章停车被罚款,是民事违法行为
B.小雯:预防违法犯罪需杜绝不良行为
C.小轩: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D.小涵: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2024-03-20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