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遵守社会规则 > 做守法的公民 > 预防犯罪 > 犯罪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4 题号:12942759
蒋某为发泄情绪,先后三次将水桶、杠铃、花盆从18楼扔下,造成两辆车损毁,并导致小区居民心理恐慌。法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蒋某的行为(   
①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②触犯了民事法律规范   
③具有刑事违法性        ④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21年11月15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近日,新疆皮山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李奇贤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案,经依法公开开庭审理,皮山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人李奇贤犯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可见,李奇贤的行为(       
A.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B.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C.违反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D.应当受到行政处罚
2022-03-22更新 | 50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学生周某因讲排场、比阔气,花光了生活费,便走上了连偷带抢的邪恶之路。他在一年中作案10起,盗窃、抢劫价值15万余元的物品,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周某在交代完问题后,竟向公安人员说:“叔叔,我都坦白交代了,现在可以走了吧,我还要参加考试呢。”周某后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9年。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周某的行为属于(     
①不履行法定的义务的行为     ②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③违反刑法的行为                  ④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上述案例给我们提供的启示有(     
①公民要学法、知法、守法
②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④我国刑法坚决打击侵犯财产的犯罪行为
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④
2022-09-14更新 | 57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我国刑法规定任何犯罪行为,都应负刑事责任的年龄的是
A.14周岁以下B.14周岁— 16周岁
C.16周岁以上D.16周岁— 18周岁
2017-12-28更新 | 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