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文明与家园 > 守望精神家园 > 延续文化血脉 > 文化自信
题型:简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 题号:13121329
【弘扬传统文化 守护精神家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古老的三星堆遗址,一直牵动着人们的心。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通报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目前,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正在进行中,新发现的六个“祭祀坑”已发掘至器物层,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500余件重要文物。


这次考古发掘不仅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三星堆文化的认识,还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成都平原与其周边地区文化关系的认知。每一件从沉睡中醒来的文物都需要我们小心呵护,而在出土之后,很多文物还需要进行修复。
保护和宣传三星堆文化、对出土文物进行修复说明什么?
2021·山东·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简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感受忠义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盂县学子研学行

藏山(cang shan)古名盂山。国家级AAAA风景区,坐落在太行山西麓,山西省东大门的阳泉市盂县城北18公里处苌池镇藏山村东的重峦叠嶂中,相传是赵氏孤儿的藏身地,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为山西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趁着元旦假期,盂县某县直中学道德与法治研学社团计划组织同学们到藏山并开展相关研学活动。


假如你是该社团的一名学生,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1)研学出发前,老师希望大家做好准备工作。研学社团组委会拟定了一份研学方案,包括活动目的、活动时间、日常安排、注意事项等内容。请你将其中的“活动目的”与“注意事项”补充完整。
①活动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如何到达藏山,研学社团小强提供了几种交通工具让大家选择:

①大家异口同声地选择了其中一种。你认为是哪一种?
②请你简要谈谈大家为什么这样选择。
(3)在去藏山的途中,老师在车里问大家对藏山了解多少,有同学说藏山是盂县历史文化“名片”。于是,老师问大家还知道那些历史文化“名片”?

同学们来到藏山风景区,参观了山中主要景点藏山祠,攀登南北天门。藏山祠是山中的主要景点,规模宏大,由文子祠、寝宫、藏孤洞、梳洗楼、八义祠、报恩祠、启忠祠组成,是一个气势壮观的建筑群体。其主体建筑文子祠受到过朝廷的赐封,其中藏山神庙更是升格为“万岁朝廷香火院”,在全国各大寺庙中实属少见。山中还有总圣悬楼、木牌坊等古建筑,以及各种碑碣铭文、摩崖石刻、浮雕壁画等文物古迹随处可见。



(4)①晋景公三年,晋国上卿赵盾被奸臣陷害,托孤赵武于________,他带着赵武一路逃到藏山,把赵武抚养成人。后来赵武继承了赵家的爵位和封地,为祖辈报仇雪恨,因此藏山成为文化的象征。
②今天的我们,或许无法理解当时的忠义之情,更不会用自己的孩子去替朋友、领导的孩子顶黑锅。但我们可以仰望古人,做_________的人。
(5)一天的研学旅行结束了,谈谈你的感受。
2022-07-02更新 | 47次组卷
简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已有3000多年历史的汉字,是表意文字的典型代表。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大都可以用汉字来表述。如“国”,甲骨文,左边是一个方框,象征一片土地,右边是戈,表示以兵戈来保卫这片土地。到金文,在表示“国土”的“口”外边加了“国界”,仍表达以“戈”卫“国”的意思。到了小篆时期,在“或”之外又加了一个方框,表示国界、疆域。(见下图)

材料二   中华经典诗文意境深远,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成轮台”的情怀、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情、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向……中国历史上无数的仁人志士,用诗文表达内心对人生道德境界的追求。

材料三   从拼上老命也要改变兰考面貌的焦裕禄,到拖着有病之躯还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张定宇;从把青春和生命献给脱贫事业的黄文秀,到长期献身艰苦偏远山区教育事业的张桂梅;从为“中国天眼”殚精竭虑的南仁东,到为中华民族的航天梦呕心沥血的孙家栋……无私而忘我的奋斗,是奋斗者永远的座右铭。

(1)揭示材料三中的奋斗者在处理个人与国家关系上共同的价值追求。
(2)结合以上材料及问题,跨越时间的长河感悟中华文化,你能得出一个什么认识?
2021-06-22更新 | 1185次组卷
简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21年某市中考道德与法治学科考试说明中,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对传统文化不是简简单单地考查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要遵循继承、弘扬、创新的发展路径,注重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实现考试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的自信,要更好的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原因是什么?
(2)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的自信,我们把这种自信称做什么自信?
(3)不同时期民族精神有着不同的体现,说明民族精神具有怎样的品格?
(4)伟大的民族精神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021-12-26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